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65~366章 战争临界点 (6 / 8)
火力系统采用12门16英寸(406毫米)口径,45倍伸主炮,三联装炮塔4座,前二后二,背负式布局,最大仰角40度。副炮采用16门单装152毫米50倍伸速射炮,炮塔式设计,舰舯两舷均匀布置。32门88毫米55倍伸高平两用速射炮,双联装炮塔16座。猫妖式水上飞机两架,反潜投弹机两套,滑轨两条。
舰岛高达25米,首次根据黄山级**的舰岛布局进行设计,将三个烟囱管道连接至一起,形成一个巨大无比的椭圆形烟囱,这样一来,使得舰岛更加紧凑化,整个战舰的结构布局更加合理。
飞剪型舰艏,长达211米的修长舰体,方形船尾,四轴推进系统,加上正六边形的舰桥和主桅,强烈的几何形状安排,和银灰色的金属美感涂装,构成这一时期**海军战舰的最醒目的标志。
表面上看,**这种舰岛布置是为了在全世界各国海军战舰中独树一帜,突出**海军的特点,广告作用很明显,让人一看就知道那是**的战舰。
然而,只有极少数专业人士心里清楚,这种布局完全是出于军事考量的。
舰岛之所以选用正六边形布置,主要是因为正六边形是几何学的正三角形组成,而**的炮术专家们认为,倾斜装甲布局可以有效弹开或者降低炮弹命中时的侵切破坏力,同时倾斜装甲防护可以减轻装甲厚度,从而减轻装甲总重量()。比如100毫米垂直装甲,其横断面为100毫米厚,当倾斜一定角度后,其横断面装甲厚度将增加为120毫米,这样100毫米垂直装甲改为正六边形倾斜装甲布置,可以有效增加防护能力。
装甲防护方面,主装甲带依然是15英寸中华特种钢,主炮炮塔正面、司令塔正面、弹药库等重点部位均为406毫米。由于宋级战列舰的观瞄和火控系统已经可以做到在20公里处开火,炮弹的仰角提升至40度,弹道曲线更加弯曲,已经不再是甲午战争期间的水平直射打击方式,也不再是中英战争期间的低弧度打击方式,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抛物线打击方式。
这样一来,炮弹较高空域以抛物线方式命中战舰,水线带装甲已经不再是主要防御部位了,水平装甲甲板必须加厚。于是宋级战列舰首次在水平装甲甲板上布置了5层防护装甲,每层40毫米中华特种钢,用来抵挡16英寸炮弹的破坏。
而同时期的欧美各国的主力战舰,其水平装甲都非常的薄,而且大多数只有3层共计90毫米左右,一旦遭到这种抛物线方式的远程巨炮打击,其破坏力将是惊人的。
可以说,**的宋级战列舰在设计理念上又领先欧美各国海军一代水平。
同样,**领先世界的无线电技术在经过政fu十几年的大力支持下,1911年4月,特斯拉、马可尼、徐建寅等人完成了无线电话系统的研制工作,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无线电话通讯()。
无线电话系统的研制成功,得益于特斯拉和马可尼二人从**皇帝王辰浩的蛟龙号的无线电通话系统中,研究出真空三极管等关键电路部件和系统的相关技术,他们根据这些电子元件和电路相关技术,研制出无线电话系统。(比世界最早的无线电话早了4年)
**北洋科技研究的越洋无线电话通信是利用短波无线电波能从电离层折射返回地面这一特性。马可尼和徐建寅于1910年出,通过测试蛟龙号的无线电通话系统,意外发现了超短波,随后特斯拉又发现了微波。超短波和微波都不能从电离层反射,具有直线传播的特性,能穿过电离层。它们在地面上只能以视线距离传播。特斯拉和马可尼利用这种特性开发了多路无线接力通信。超短波接力通信可以传送30路以下的无线电话,微波接力通信可以传送几千路电话。所谓接力通信,就是在直线视距范围(在地面平原地区约50千米)内设立一个中继站进行接收转发。通信距离越长,设立的中继站越多。
由于特斯拉他们研制的无线电通话系统还非常原始,虽然可以做到跨洋通讯,但是设备臃肿庞大,无法做到民用化。不过,**的超神弓战列舰,其舰岛高达25米,海军部为此在主力战舰舰岛上安装这种无线电通话系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