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收复香港 (4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13章 收复香港 (4 / 6)
        **同英国的核心利益冲突区就在香港岛,因此一旦中英开战,香港岛的争夺战必将是重点。

        香港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先后在南方建立了南海、桂林、象郡三个郡,香港隶属南海郡番禺县,由此开始,香港便置于〖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

        香港是一个优良的深水港,曾被誉为世界三大天然海港之一,英国人早年看中了香港的维多利亚港有成为东亚地区优良港口的潜力,不惜以鸦片战争来从满清政府手上夺得此地以便发展其远东的海上贸易事业,从而展开了香港成为殖民地的历史。

        香港全境的两个部分(香港岛,九龙)分别来源于不同时期的两个不平等条约。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原名称《江宁条约》),只割让香港岛。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于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即今界限街以南的地区。

        在**全面推行禁烟禁毒之际,在香港的〖中〗国人却依然遭受着鸦片的毒害。在1900年出版的《大英百科全书》,对香港是这样描述的:“香港娄维多利亚港常给人一个生气勃勃的印象,在一日之内曾经有多达240响礼炮鸣放,首府「维多利亚」人口超过166000,其中6000是欧洲或美国人。鸦片仍然是香港注小镇的经济命脉,因为香港没有制造业。”尽管**跟英国多次交涉香港主权和鸦片等问题,尽管废除了大部分中英不平等条约,但是英国方面一直拒绝交出香港岛和九龙两地,更是拒绝在香港禁烟缉毒,由此也成为中英矛盾的焦点问题,大战的导火索。

        早在两年前中英关系紧张开始时,英国香港总督府就根据1903年《香港岛防卫大纲》规定,由1903年2月起,香港便开始展开其预算高达五百万英榜的防御计划。1904年底,刚上任的港督艾斯顿爵士(

        ton)认为香港难以防守,曾建议香港列为国际公共租界区,作为不设防城市,依靠国际力量阻止**军事入侵,并停止所有防御计划,但遭英国议会好面子派的反对,认为香港一定要保卫。

        所以,香港的防御计划继续进行。1905年7月,越来越紧张的中英关系,导致港英政府通过了《紧急条例》,表面上保持跟**的联系,实际上积极备战。

        港英政府开始规定英藉成年必需入伍保安团,又通过条例港督可随时征用市民财产,主要包括楼宇及汽车。10月末加拿大来了一船援军,因其军队训练不足,对防卫香港作用不大。不过,虽说加紧备战,幅度仍然是十分有限的,在艾斯顿爵士上任港督的时候,香港仅有英兵和印籍英兵约11000人,再加上本地保安团1387人。此外,在他上任以前,英军驻远东三军总司令曾向英国首相请示,要求增兵香港布防,但英国首相认为香港根本无险可守而加以拒绝,由此可见,香港在中英战争爆发前夕,防守仍然十分脆弱。此后艾斯顿爵士亦未有任何进一步的增兵行动。

        香港的防御计划包括香港岛及九龙多处,以及维多利亚港的东西入口,并均建立了多座重炮及口径16寸的巨炮,港岛沿岸建立70多座机枪堡,港岛沿维港北岸满布铁丝网,大海也满布铁链,只留青洲琉璜海峡供船只出入。香港岛的山头亦建立了多座碉堡及掩蔽体,例如渣甸山上有搪机枪堡,对阻挠**军前进发挥了很大作用。

        就在**海军偷袭新加坡港后数小时,即光华5年(1905)11

        月1日香港时间早上8时,由段芝贵所指挥的**军(第23军)以工兵及步兵作先遣部队一共五万军队从深圳进攻香港。负责防守香港的包括有英国、加拿大、印度士兵和香港华人保安团,总共约一万五千人。

        然而英军自始即处于非常不利的的位置。**军不单在陆上有数量上的优势,而且拥有飞艇和战斗机参战,英军的空中力量异常单薄,只得五架从**进口的侦察机可以使用。海军也只有一个巡洋舰分舰队驻防。

        战事一开始,〖中〗国军队便出动空军飞艇轰炸了启德机场,将英军的侦查飞机和气球队悉数摧毁在地面,取得香港的制空权,令英军变成了瞎子无法侦测到**军的军事部署和兵力调动。

        英国海军仅有的五艘巡洋舰和六艘鱼雷艇驱逐舰,其中三艘被**海军本土舰队南海舰队凝轩号、颖兰号、阅竹号、舒萌号四艘战列舰击沉,其余几艘英舰则负责将英军家眷撤离,仓皇逃往香港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