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火拼瑷珲(上)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3章 火拼瑷珲(上) (1 / 4)
        辽阳会战结束后,清俄双方在辽南地区的军事行动暂时停止。

        俄军在战术了占了便宜,但却在战略上失了先机,因为随着北洋陆军八镇其余六镇新军陆续开进奉天,肯德拉切夫少将鼓吹的一个月内占领清帝国陪都奉天的誓言和希望将破灭,三个月内占领集北全境的豪言也变得不可信。

        在辽阳会战爆发的第三天,清俄双方军队在黑龙江畔、瑷珲城下也展开了东方战场上的首次“绅士战争”。

        9月6日,北洋陆军总奉谋长王士珍代表北洋陆军接受俄国阿穆尔区司令斯特塞尔中将的决战邀请,双方军队在瑷珲城南纵深3公里”瑷珲城东西方向延伸15公里的广阔区域内展开各自军队。

        欧洲目前大部分的军队作战方式,即排成所谓直线队形。该战术从火枪时代一直沿用两百多年,向对方释放排抢,这种队形的最大优势就是在于可以大规模发挥步枪的火力。在这今年代,欧洲除了德国陆军装备了弹仓式步枪外,其他国家陆军还装备着老式的单发步枪。由于枪械技术的限制,步枪射击过后需要手动退子弹和装子弹很不方便,造成射击速度低,平均12秒钟完成一次射击动作。基于这种理由,个人的火力是极为有限的,而只有发挥集体齐射的效力才可能大规模地消灭敌人。

        同时,火炮射击方式基本上为火力直射,炮弹多为动能打击方式,即穿透力强,杀伤半径有限。

        俄国陆军因为俄国财力的关系只有少数部队换装了纳干式弹仓式步枪,大多数部队依然使用老式的伯丹2号单发步枪,因此俄国陆军大多数将领依然采用线型战术来提高火力就很正常了。

        不过,俄国人也不是傻子,即便使用线型战术,也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上万人毫无间隔地排出个一字长蛇阵来。而是由各个小的线型横队而组成的。这种方法在军乐队的鼓点协调下利于进行有效的指挥与调度。基本上为连排组成一个横队进行活动。

        俄军按照欧洲陆军的战斗方式排成线型战斗阵列,排成100步兵连,每个步兵连为一个战斗小组,分成三排,成线型布置每排作为一个正面作战单元。每排前后间距10米,单兵间距1米,每个步兵连之间按照地形和主攻方向,间距五十米到两百米之间不等,全军20000余兵力,战线长达10公里。

        事实上,任何新战术替代旧战术都需要经过战争的不断洗礼。可以看出,俄军的战斗方式虽然还停留在线型战术上,但已经不是那么密集正缓慢的向更为灵活的散兵作战方式上演变。只是,俄军的转变太慢了比之他们对面的北洋陆军的快速转型来说,他们缺少一个像王辰浩那样的超时代的军事理论家。

        在俄军对面的是北洋陆军第一镇,此刻第一镇一线战斗人员已经就位。表面上看北洋陆军也排成线型长阵绵延口公里,但实际上单兵间距很远,不给敌人集中秘密火力打击的机会。同时,以班排为作战单元,灵活机动。

        线型战术拼的是火力为此双方的火力配置也都很考究。

        俄军方面,斯特塞尔将80门火炮部署在两翼后方的高地上,左右各40门,轻重配比一样。仅有的12挺重机枪布置在〖中〗央的几个连队之间的开阔地上,意图从中间突破。骑兵布置在两翼,以作侧翼激动冲击。

        北洋陆军方面,王士珍也将两个炮团部署在两翼各36门80步兵炮和18门150重榴弹炮,战术目的是压制和摧毁俄军炮兵阵地。第一镇的5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