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三章 确立导官制度 (2 / 3)
想要军队保持无与匹敌的战斗力,及时、准确地引导队伍思想至关重要。
像历代帝王那样派驻太监监军的惯例,就别拿来坏事了。
效仿五代各路军阀起家的帝王搞什么读书人监军,那更是没事找事傻里唧地把乌鸦朝狼口里头塞,生怕灭亡得不够快!
学习**把支部建立在连队,则自己还来不及组织起一个思想先进、关系严密的政党。
于是,一切从实际条件、切实需要出发,抽调现有队伍中部分粗通文墨的兵士、军官,流民中的精干部分,加上收容的唐人小典、各千户子弟,进行集训。
由于“粗通文墨”的范畴涵盖汉、吐蕃、回鹘、突厥文等等,所以给圈进来近千人。
再把贺总管、陈丁自长送来的二百余人算上,这回集训规模比上次练兵大了不少。
场地依旧因陋就简,除了那处充当伙房的茅草屋,还可以牢靠地遮风避雨。
集训人员的帐篷“宿舍”,只是比上次练兵多了可靠的排水沟,夜里听着雨点叩响乌布,甚至滴几滴渗水到脸上都是正常的。
就餐区域多了几十个凉伞般的马皮棚,算是较为人性化的设施——好歹能保证不用吃着泡上雨水的饭食!
就餐区对面的候餐区,由于碳末撒就的圆圈经不住雨水冲刷,有人拿锄头挖了圈浅沟。候餐者可以露天站在那儿等待进餐,而不至于发生混乱。
另外摒弃唐末愈演愈烈的所谓“避讳”实为**般的文字游戏,毫不忌讳唐太宗李世民名讳地写下:“临阵能战,屯驻能耕。对敌当勇,与民当亲。”
制作成灌输导官主旨的牌匾,以各类文字书写,舍区有,餐区有,训练场上、田间地头也都有,人手一本的粗纸学习本封页上更是朱红字体印刷着。
有木匠做枷枷自己嫌疑,读书人自己兴起的文字“避讳”往往弄死他们自己,“进士”与“李肃”都能扯上犯禁关系的大唐读书人,大概算得上是后世脆骨病文人的靠前位置祖先。
率先从这边荒“粗俗人”起,逐步打破这种遗患无穷的“读书人”恶疾,免得中华文化落入专好以宫笑角、无病呻吟的祸害境地,为煌煌盛唐奠定基石。
毕竟导官集训不仅要将之前练兵的一切科目完成,还要进行生产、文化、战略战术解析、与民关系等课目学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