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6 死地XVIII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56 死地XVIII (2 / 3)
        所以,虽然中国代表团在国际上活动的经验并不多,但是,初次踏出国门的中共代表们倒是在情报上基本做到了心里有数。

        ……

        在会议的筹备阶段,美英等国的想法是按照惯例,任命一个主席国和三个**国,但是苏联因为自己势单力孤,强烈坚持任命四个主席国,然后轮流主持会议。

        双方为了这个,私下里唇枪舌剑了半天。中国代表团这边精神分裂,**方面自然是以美国马首是瞻——蒋公还指望美援呢。他的嫡系现在按照美国的标准还是轻装步兵部队,他希望能够借巴黎和会的机会再争取一些美援,至少要加强一下炮兵和装甲兵。

        而中共这边则根据分析,认为在对日作战结束之后,自己和美国之间的蜜月也就结束了。所以削弱美国,立足自身,支持苏联,壮大民主阵营,争取世界革命的胜利,就成了中共的路线。因此中共是支持苏联的想法的,同时表示,最好是设置5个主席国……

        双方争执了几天。莫洛托夫突然发了个公告,声称苏联目前的主张就是最终结论,苏联不可能接受任何与此不符的会议组织形式。

        英美方有些措手不及。在通过各种手段沟通未果之后,只能先同意苏联的意见——反正自己这方面有三个主席国。

        会议的第一项内容,就是正式接受德国的投降。

        之前的巴黎政变,纳粹党二号人物戈林接管了德国残余的武装力量,并向美英等国投降。

        独独漏过了几乎是独立击败了德国的苏联(当然美英的援助和轰炸也帮了很多忙),这导致苏联极度不满,声称这种单方面的投降是无效的和卑鄙的。

        因此,德国必须再次、正式地,向盟国全体再一次——投降。

        1946年8月14日,一个注定将被铭记的日子。在凡尔赛宫的镜厅,戈林作为第三帝国的第二任、也是最后一任元首,向盟国各参战国签字投降。

        1871年,德皇威廉一世闯入镜厅,宣布自我加冕为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皇帝。几十年之后,第三帝国的元首在此签字,宣布德国所选择的、以奴役其他民族为手段的争霸之路的失败。

        等待德国人民的,是漫长和前途未知的赎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