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心有不忍 顺流而下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 心有不忍 顺流而下 (1 / 3)
        

第四十二章心有不忍顺流而下



        秀才和私盐的确扯不上关系,在朱达的记忆中,读书人在大家心里简直是天上人,尽管白堡村和周边几个村只有一个老童生,大多数人也见过什么读书人,可大家就这么认为,觉得比什么都高一等。

        读书能光宗耀祖,能发家致富,能娶娇妻美妾,只要读书科举,这一切都不在话下,只要身上有个科举功名,哪怕是秀才这等,那也是众人敬仰奉承。

        大同是军区边镇,武将军兵自然是占大多数,平日里吃香喝辣,耀武扬威的也都是什么武官和亲卫,这都是大家实实在在看到的,即便这般,大家依旧羡慕读书人,以白堡村这等封闭地方,都有人出“文贵武贱”这个词来。

        据武将见到同品级的文官,那都要以下级的礼数相见,据还不是低下一级的礼数,而且做文官不用打生打死,不用辛苦操练,就那么舒舒服服享受发财,还能对武将武人呼来喝去,当然是文贵武贱。

        秀才虽然只有”见官不跪“和”免除赋税“的少数特权,可天知道他的同年,他的老师里面有没有已经做官的,天知道现在他是秀才,将来会不会是举人进士,会不会是一方大员,所以秀才,方方面面也都要客气着。

        大同是军镇,武夫多,文人少,可文人稀少正应着个“物以稀为贵”,地位更是被高抬起来了,这秦秀才的身份地位可想而知。

        还有一桩可笑的,卫所军户人家从来没有指望孩练好武艺博取功勋,反倒希望孩读书走科举这条路光宗耀祖,只是穷人读不起书,很多人也没有读书的天分,毕竟义务教育、强制教育只有理想主义者的理想年代能搞,而且人民还不以为对自己有好处,反觉得多此一举。

        向伯随口几句,朱达则是联想了很多,不过想了想就是放下,秦秀才已经算得上大同左卫和怀仁县的清贵人物了,最起码在郑家集是有身份的乡绅,这样的清流读书人最忌讳和私盐这等卑贱事扯上关系,肯定不会有联系。

        临出门前,朱达把熟睡的秦琴装到向伯家的筐里,女童睡得很沉没有被惊醒,朱达和周青云将秦琴送回了自家,嘱咐母亲照顾下,看到儿突然带回来个五岁丫头,把朱王氏吓了一跳,听了儿解释半路捡到这才放心,朱达当然不会和母亲杀人的事。

        回到向伯家的时候,发现那柄缴获的刀已经被向伯重新缠上布条,刀柄和刀锷都被调整过。

        ”这伙贼兵真是杀才,上阵要用刀枪厮杀的,结果用成这个破烂样,不过也好,练刀还是要用真家伙,不然身上和手上的劲力把握不准。“向伯念叨了几句。

        等朱达和周青云回到向家,向伯已经把要用的架势都整理好了,挖坑挖土的工具,引火的火种,但缴获后处理好的那柄刀没有给朱达和周青云,反倒是弄了两杆削尖的六尺木枪。

        “你们用这个才趁手。”简单解释了句。

        老少师徒三人出了村,眼见着太阳就要落山,村里反倒热闹些许,要值夜的村民开始活动,不少人看到他们三人,大家有的笑着招呼,有的低头不语,招呼后声议论的最多,对私盐贩“不合常理”的举动,大家反倒觉得“理应如此”。

        等离开村稍远些,向伯又开始询问河边的细节,那贼兵怎么出现,战斗的经过,还有拷问所,朱达和周青云你一句我一句的回答,最后就变成朱达一个人在讲,因为他得清晰有条理,朱达没感觉絮烦无趣,他知道向伯在确认,生怕少年受刺激之后会扭曲真相。

        其实战斗相关,向伯询问的反倒不多,最多的还是贼兵的老巢在何处,那贼兵了什么别的之类,但聊到这些主要是倾听,起战斗的时候评点不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