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章 我是杨侗 (4 / 5)
“诸事都有天定,自然怪不得爱妃,本王即已痊愈,便叫太医都去了吧。”
杨侗有感而发,诸事天定,有时候,上天如何安排,也就有上天才知道,但是未来的路,他知道,极为不好走,而他,杨侗也好、杨再兴也好,已经没得选择,无法回头,只有坚定的走下去。
太医们还是来了,在帮杨侗诊治一番之后,俱认为越王千岁已经身体无恙,可以再次理事了。越王妃这才放下心来。说起独孤凤,其实比杨侗还长二岁,当年孤独皇后在世时,便希望杨家和独孤家能够世世代代作为姻亲延继下去,到了杨侗这代,仍然尊循着当年独孤皇后的嘱托,杨侗在去年的时候便娶了独孤盛之女独孤凤为妻。
独孤凤长杨侗两岁,所以事事体贴,对杨侗很是照顾,而杨侗也很敬重独孤凤,杨再兴在懵懵懂懂中听到独孤凤在他耳旁的柔声细语,感觉就像前世的母亲,因而对她更是好感丛生,厚爱有加。
杨侗想起忧心的局势,便没怎么休息,前往正殿处理东都政务。去年杨广南下江都,留下几个辅政大臣给杨侗,元文都、段达、皇甫无逸、卢楚、郭文懿、赵长文,这些人守成有余,进取不足,对他而言,难有作为。如今局势已然很不妙,先是李渊破入长安,拥代王杨倄为帝,晋封为唐王,关中已是落入李渊手中。接着王世充又在洛北兵败于李密,李密趁机进占了洛口仓,拥众三十余万,也断了东都的粮食,兵锋之利,已经逼近东都上春门,王世充被打怕打残,收集残部到达河阳,自绑投狱请罪,再也不敢出战。之前杨侗就是闻得这个消息,才如晴天劈雷,惊得坠入水中。王世充先后数十次和李密交战,都是败多胜少,而且东都精锐全都调拔给了他指挥,这次惨败洛北,十多万东都兵马,只逃了一万回来。自此以后,东都缺兵少粮,要如何应对李密的三十万军队,实在艰难。
而且王世充此人实在如同豹狼,居心难测,根据杨再兴的一些记忆,知道杨侗日后正是死于此人手中,算算时日,其实已经不远,也就一年左右的时间。
外不能依靠王世充,内不能依靠辅政大臣,他杨侗仅有一年时间,不单要对付李密,还得对付更为强大的李唐,这条路的确难走、非常难走。
但上苍总是公平的,既然选择杨再兴来到此处,便会留下一线生机,他杨侗在正殿翻看了一些奏折之后,突然发觉自己记忆力非常惊人,而且心思也变得异常敏捷,以前看着晕晕欲睡的奏折竟然能够一目扫去,便知其精要,知道上折的大臣主要想讲什么,折中又隐藏哪些用心,他的头脑竟然变得非常聪敏清晰,处理事情的能力不止提高了一倍。这令杨侗又惊又喜,总算上苍没有薄待我,让我有了这样的能力,否则,单凭杨侗加杨再兴,又如何是李密和李唐的对手,甚至都斗不过王世充。
其实,说斗王世充都有点远,因为便是眼前这座皇宫,他也没能做到完全掌控,宫中诸多内宫将军,谁忠心谁心怀二心,此时此刻,杨侗也不清楚,还有那几个辅政大臣,又有哪个真将他当作主子看待,恐怕在他们心中,自己就和长安那个杨倄一样,是个傀儡无疑。所以当务之机,莫过于完全掌控东都,只有自己权利在手,才能一步一步谋划着怎么对付敌人,稳固自己的地位。
杨侗合上奏折,背着双手在案前走来走去,事情就先从内宫开始。内宫自然是处在宫城当中。东都分为宫城、皇城、外城这三重,每一重的城墙厚度和高度都不一样,其中又以宫城为最,以高度而言,宫城城墙高度有四丈八尺,合14米,皇城三丈七尺,合10.8米,外城一丈八尺,合5.3米,而且宫城东西两面还带有狭窄的隔城和夹城,无论哪一面都有三道防御,并且城上还装有弩车这种威力巨大的守城武器。
基于以上,杨侗还是有些优势,因为依这年代的攻城水平,在假定有吃不完的粮食情况下,宫城的防御只要做到内部稳定,是无论如何也攻不破的,所以杨侗要先一步将宫城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样就算外城乱了,他仍有保命的本钱。
宫城南面有三道进出的城门,分别由内宫将军跋野纲、费曜、田阇各率一千人驻守,内宫之中的警卫则由将军黄桃树负责,他属下有一千二百人,再加上大内各处的守卫、宫禁,整个兵力在五千人的样子。
虽说东都精锐大都抽调给了王世充,然后又死于洛北之战,但内宫之中的精兵都是未动的,这点杨侗还是知道,内宫是他最后保命的一道防线,无论如何不会轻易将兵调出去。所以杨再兴如果能收服这几个内宫将军,那么等于就握有了五千精兵。
四个内宫将军,先得从黄桃树下手,还是先试试这人的忠心如何,但在此之前还得做些准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