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零二节:四川沦陷 (5 / 6)
李德辉大喜过望,急忙联系了忽必烈,请示对于钓鱼城的政策,虽说,蒙哥临死前有令“如克此城,当尽屠之”,但是,迫于钓鱼城实在难以打下,忽必烈也别无选择,只能下令特许不屠城,并同意王立开城投降。
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元月初三,在向宋廷发出诀别电报之后,王立率领钓鱼城军民正式投降,与此同时,不愿降元的三十六位将领,选择了自杀殉国。
对此,赵珍珠力排众议,主张不要谴责钓鱼城的投降,而是应该铭记钓鱼城在三十六年来为大宋尽忠,将这些英烈的名字,永远地流传下去。
遵义军方面,杨邦宪依旧在思索,与王立截然相反,此刻,杨邦宪的还可以选择乘坐飞机撤离大陆,飞往流球,只不过,飞机只有一架,只能搭载三个人而已。
“父亲,刘书妍派人来问我等何时出发……不知,我等可否回答?”
“再等等!”
面对儿子杨汉英的询问,杨邦宪走进家庙,看着历代祖先的牌位,仍旧是犹豫不决。
“自大唐乾符三年(公元876年),先祖杨端击败南诏,光复播州以来,我们杨氏,在此已经开枝散叶四百年了,而今,大宋气数已尽,我等也唯有尽忠守节,为大宋战至最后一兵一卒!”
“父亲!既然这样,何苦不选择保全全城百姓?”
“汉英,你还小,你不懂!”
杨邦宪咬了咬牙,一幕幕往事,在他的眼前浮现着,想起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一切,这个坚强刚毅的汉子,再也忍不住内心的悲怮与无奈,老泪纵横。
“儿啊,为父的,如今要和你告别了,等我到达流球之后,你就以播州向元军请降,务必保全一城生灵的性命!为父的,既然身为大宋臣子,就是死,也要做大宋之魂……”
说完这,杨邦宪就掏出了播州安抚使的大印,将其交给了杨汉英,最后一次向祖先的牌位行了跪拜之礼,然后,转身离去。
中午时分,在晴朗的天空中,刘书妍驾驶飞机缓缓爬升,一路向东飞去,坐在机舱里的杨邦宪就这样告别了大陆,当他最后一次俯瞰眼底的播州河山时,心情无限怆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