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五节:大军压境 (2 / 7)
赵珍珠倒满酒之后,看着她,眨了眨眼睛,依旧是不依不饶:
“我是说假如,你就说说吧,即使不好听,娘也不会怪你的!”
杨思妍抬起头,盯着赵珍珠的双眸,沉默许久,这才抿了抿嘴唇,小心翼翼地说了句:
“娘,只要我和弟弟能够这样无忧无虑地生活下去,我才不在乎呢!”
听了她说的话,赵珍珠呆住了,良久,她才叹了口气,摸了摸杨思妍的额头,说道:
“你呀,可真是悠然自得……而我只觉得,大宋灭亡,我等也不能独善其身,不是吗?”
咸淳十年初,春节刚过,忽必烈就向大宋发布了诏书,以讨伐贾似道为名,正式宣战:
“爰自太祖皇帝以来,与宋使介交通。宪宗之世,朕以藩职奉命南伐,彼贾似道复遣宋京诣我,请罢兵息民。朕即位之后,追忆是言,命郝经等奉书往聘,盖为生灵计也。而乃执之,以致师出连年,死伤相藉,系累相属,皆彼宋自祸其民也。
襄阳既降之后,冀宋悔祸,或起令图,而乃执迷,罔有悛心,所以问罪之师,有不能已者。今遣汝等,水陆并进,布告遐迩,使咸知之。无辜之民,初无预焉,将士毋得妄加杀掠。有去逆效顺,别立奇功者,验等第迁赏。其或固拒不从及逆敌者,俘戮何疑。”
在诏书中,忽必烈虚伪地表示,平定江南,全军务必做到“不杀”,然而,谁都知道,“不杀”仅仅限于不抵抗就投降的城池,至于那些拼死抵御的城市,元军依旧是大开杀戒,直至将城中杀得鸡犬不留。
对于那些早已经想饱饮鲜血的恶魔来说,忽必烈的这道旨意,无异于是宋人的催命符,也是他们可以大开杀戒的凭据。在这道旨意发布之后不久,元军细作对于边境和两军对峙地区的袭扰增加了,并且,还有一些细作甚至潜入宋军之中,煽动宋军将士背叛朝廷,做“识时务者”。
而在此时,面对大军压境,宋廷上下的反应却是极其迟钝,赵禥病倒、贾似道母亲病重,极大地延误了宋廷的军事部署……更为糟糕的是,襄阳失守之后,京湖制置司下属兵员折损过半,曾经强大的京湖制置司只剩下七万军队,不仅无法独立守住京湖北路,还需要依靠四川、两淮的支援。
元军南下在即,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一架飞机悄悄地离开了临安府,飞向四川,而当飞机返回之时,机上除了飞行员之外,则多了一个神秘兮兮的乘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