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四章 (1 / 4)
        第六十四章

        郑庆和:“二哥,你说的是真的?”

        郑庆义:“你在这儿窝着,我放不开手脚。啥事还得顾及你。以后还要开分号。特别有些事不能等商量就得办。你有了铺子,就不用管这边的事了。”

        郑庆和:“行!那蒙哥、帅哥我带走。”

        郑庆义一下说:“这个怕不行,他俩跟你一走,人家还以为咱哥俩闹分家呐。另找人吧。”

        郑庆和想一想:“二哥说的有道理,那我自己选地址租块地盖了房子,掌柜的你帮我找一找。”

        郑庆义:“有铺子了,也别光靠掌柜,自己也打点日常买卖活动。还有,从咱老家找人吧。给你拨付一笔钱,别的事一概我不过问,不插手。”

        郑庆和:“大事还得你拿主意。地场我先找子。等找好了再说吧。”

        郑庆义:“就这样吧。你想啥时整就啥时整。我去玉花那了。”

        就在郑庆义筹建第一所楼之时,铁道东侧的一面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尹寿松为了能够方便县署与拟建的四平街新市场的联系,先行筹钱组织人力修建道路。这在他考察时,就已经计划好的。考察结束后,一边上报建新市场规划,一边找乡绅筹资。曹廷璞是梨树最有影响的人物,故而先找曹廷璞谈话,尹寿松见曹廷璞大力支持,非常高兴。觉得这项事业一定能够成功。

        尹寿松真是一位能干的县太爷,1920年(民国九年),八月上任就进行建埠考察,九月未修路工程开始了。首先,勘验了直通的路线,同时,与蒙古王爷协商,占地18垧7亩5分先行修路,待批文一到,即解决道路用地问题。在梨树县士绅支持下,共筹资奉小洋16000元,修建道路全长15公里,起始是从梨树县城南门至四平街市场。沿途河沟上修木桥七座。新修路基三丈六尺,虽然说只是土道,两地不但坦途可通,又便利了物资交流。更加有利于新市场的开创。以后,奉天省《修治道路考成规则》中就规定:县道须在36丈(合12米)以上。可能就是根据尹寿松修的道启发的。尹寿松开了标准修道的先河。

        同时,规则还规定,修道时间需在农闲时节进行。春种秋收正当农忙之际不得强令出工。

        五站到梨树是没有路的,想去梨树,最近的路就是从四平街去梨树的古驿站路。道路迂回,坎坷不平,雨后泥泞,车马难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