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 (2 / 5)
        曹廷璞引道,很快就来到曹家,曹廷璞把郑庆义让到客厅,自己就进了里屋。

        丫头端来茶水。不一会儿,曹廷璞换了行头出来。只见曹廷璞身穿老绿色杭绸长袍,暗红云锦小褂,脚踏千层底黑里服呢布棉鞋,脚步稳健来到客厅,笑呵呵地说:“爷们,你知道我为啥挺喜欢你?”

        “晚辈不知。”

        “当年富字号贴子,就你敢收,到我这儿来兑。我就觉得你这小伙子行,有头脑。”

        曹廷璞提起的贴子,郑庆义马上想刚开小铺时,卖粮收了不少富字号的私贴,没成想曹廷璞还记着这件事,于是嘿嘿笑道:“那年我刚当掌盘,有人来买粮。手里拿不少贴子,我拿起一张看,上边第一行印有奉化县,第二行印的是富盛泉。中部的字都是竖印的,右侧第一行从上至下手写富字第两千三百四十八号,还盖半截‘富盛泉’戳印,下又有‘灯下不付’;中间一行有‘凭票取大洋十二吊’,十二是手书的,上面加盖棱形‘富盛泉’戳;最后是手书‘光绪二**十二月二十六日’,还加盖‘富盛泉记’长方形戳。贴子边缘上有龙形图案和云纹饰,非常好看。我想做的这么好,一定不是假冒的,票面完好无损,字迹清晰。于是我就把粮卖给他了。”

        当年,东北发私贴是很普遍的事。清朝末期,无论是闯关东还是上关东,他们回家探亲,都要带钱,所以,白银被带入关内的量非常之大。特别是垦荒的农民,春来冬去。回家只带白银或银元。这就造成市场上流通货币短缺。为了便于资金的周转,较大商号,有信誉的商号开始发行自己铺子的私贴。就是官府没批准的,可当钱流通的帖子。这种帖子和富盛泉的帖子样式大同小异。有这种帖子的农民,即可以在私帖发行的铺子使用,也可以到认这个私帖的别人家的铺子使用。而发行私帖的铺子,在春夏之际再用钱买回来。即换银元。

        曹廷璞说:“我发的这个贴子,几十年了。手里银子不足兴我就发,没有不认的。大清国时没禁我,民国了,官府明令禁止,逼我往回收。现在你数数,发了多少种票子:奉天、吉林官银号发官贴,黑龙江省发的广信官贴,官府他们发的钱就有多少种。别说日本人整的钞票、金票。乱七八糟比价整不明白,我只收现大洋,好算!真是他妈了巴子的,私帖不让发,官帖乱如牛毛。想想这私贴也不白发,哪年我都有一成的落头。可惜呀,私贴不让发了。”

        郑庆义又说:“曹掌柜把买卖做得活了,晚辈自叹不如。富字号的私贴顶银元流通,补助银元流通的不足。那可是奉化县唯一发私贴的铺子。”

        曹廷璞说:“买卖人只要不坑蒙拐骗,有本图利有何不可?我只愿意和精明的人做买卖,利取在明处。我猜你的来意,和张作霖来的人有关。说吧。”

        郑庆义见曹廷璞问他来意,直接了当地说:“曹东家消息真灵通。我来就是想赊点你的大豆?”

        曹廷璞:“每天,五站都来人给我报告消息。你这么大的事,我能不知道?还差多少?”

        郑庆义见曹廷璞问差多少,心想有门。既然是求人来的,就得实话实说:“差的就多了,这次发二百火车就行。我师傅那儿,益发和、富益永能对付到一百火车。”

        曹廷璞语重心长地说:“你小子也忒胆大了,官府的买卖也敢接。是了,一定是你想发财想的着了急。寒山呐,张作霖是啥大帅不大帅的跟我没关系。我不和他做买卖。既然你应了这桩事,我帮的是你,不是啥张大帅。多了我也不赊你,七十火车吧。富盛泉三十火车,富盛成和富盛长各二十火车。我说你小子,剩下三十火车还是难事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