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4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4 / 4)
        玉花妩媚一笑,开始弹琴。

        随着琴音响起,脸色渐渐地凝重起来,随后嗓音婉转,口吐珠玑:“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歌声绕梁,余韵远传,门外噪杂声嘎然而止。玉花唱的歌,是宋朝时有个叫柳永的人作的,是一首抒写离情别意的词《雨霖铃》。《雨霖铃》做为词牌它很有些来历,是唐朝有名的皇帝唐明皇写的,寄托对杨贵妃的思念,此曲流到民间,后人也为描写爱情而填词。柳永仕途失意,四处飘泊,浪迹于青楼间,可谓官场失意,情场得意,与一个妓女相爱了。然生计所迫,不得不与心爱的人分别。这是分别后写的《雨霖铃》,用来表明自己的心境。毫不掩饰倾吐自己对所爱之人真实的情感。别前的欢娱,别时的依依,别后的思念,词中声调情致,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形象逼真描绘了生别死离,前途未卜的凄惨情景。这首词曲很好听,而其中的词又充分地表达了当时妓女们内心深藏的情思,都以唱他的词为荣,即能自己提高知名度,又能寄托自己孤苦无依的情感。

        玉花为学这首词可是下了很大的功夫,但从没遇到想给唱的人,只是自己苦闷时偷偷唱。今天见郑庆义一时动情,便唱了出来,她的用意很明显,是真对郑庆义说的那句话,借用柳永的词,表达自己的一种情感。玉花只所以下功夫学唱这个词曲,也是正是这首词能表达她感情的寄托,也表露出流落烟花柳巷的无奈。每当偷偷地唱起这首歌,她的眼前总要浮现与家人的生别死离,何时得见?推想今后凄楚之苦,身在烟花柳巷,日日新人,那得良辰好景,那得真心相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漫长的日子无限的凄惨,何时才是出头之日?她没有谈恋爱的经过,只是借此舒发对父母的思念。

        歌声一起,郑庆义就很愿意听,听惯了家乡大鼓、皮影戏,冷不丁听到玉花清亮圆润的歌喉,的确入迷了。他还没弄懂歌中的意思,似乎感到眼睛有些潮湿了。不仅抓起酒盅仰头把酒扔了进去,随后一把把玉花揽在怀里。

        玉花婉约的表达,引起了郑庆义的共鸣,想起自己离开妈妈独自上关东,不知何时才能出息。思家之情和对玉花现实处境的感叹,顿时涌上心头。正是这首歌并发感情的升华。如果说最初郑庆义脱口而出要赎玉花是怜悯,而现在已悄悄地浸润进情爱,一首词曲郑庆义似乎读懂了玉花。

        郑庆义说:“词我是听不太懂,这你这歌子唱得真好听。不由的使我想起自个儿十六岁就离开妈妈,独自上关东,到现在还没出息。对你的处境我叹息,对我自个儿也是恨呀,恨不能快点发大财。”

        玉花:“大哥也是苦人家出身?”

        一句话拉近了两人的距离,郑庆义感慨地说:“你进了书馆卖身是为了活着;我来到关东扛大活也是为了活着。发财、出息是我的梦想。可现在仍然是一无所有。”

        突然门开了,一个女人闯了进来。

        人还没进屋,大嗓门儿先传来:“玉花妹,唱得太好了。”

        郑庆义和玉花正相拥着,还没来得及分开,那女人就进来。原来是跟张东旭相好的玉娇。一见两人抱着,不好意思地说:“哎呀,对不起,我先出去。”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