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尹小雨跌落屑玉池中 (2 / 3)
“都陈年旧事了,您老记性好啊!”周菁菁是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的,他漫不经心的回答,实属正常。
韩妈妈继而望着韩冰,语重心长地道:“儿子啊,小雨系着安全带,会有什么事?倒是你老爸老妈吓个半死,差点摔跤。怎么不关心关心老爸老妈呢?”
韩冰避而不答,只是微笑。之后趁韩妈妈下车之际,韩冰轻声细语地在尹小雨耳边嘀咕:“老太婆更年期了,不用理她。”
尹小雨听韩冰如此损自己的老妈,莞尔一笑。
而韩爸爸此时笑容可掬,不知道是真高兴还是装高兴,估计大概可能是在和稀泥呢。
尹小雨和韩冰下车之后,跟着周菁菁、韩家夫妇一起,开始登山。所有惊恐、不快、拌嘴通通抛向九霄云外。
在渺小的人群中,家事大于一切,在伟大的名胜景区面前,人依然渺小,但仰视代表一切,仰视山的雄伟,大自然的奇异。
在炎炎烈日下,穿梭于雁荡山,夏山苍翠,溪流直下,雁荡山以山水奇秀闻名,是海上名山,寰中绝胜。
史称中国东南第一山,景区分为:北雁荡山、南雁荡山、西雁荡山、东雁荡山、中雁荡山。据说历代文人墨客纷至沓来,谢灵运、沈括、徐霞客、张大千、郭沫若等,都留下了千古绝唱的诗篇和墨迹。
如谢灵运的诗句:猿鸣诚知曙,谷幽光未显。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
雁荡山,也可以叫雁岩、雁山。一干人等爬到山顶,山顶有湖,还有芦苇,芦苇长得格外茂盛,茂盛的芦苇结草为荡,听说一到冬天南归秋雁多宿于此山,雁荡山由此而得名,形象,诗意,气势,荡气回肠,古人有着惊人的智慧和对事物敏锐的感知力。
据说南朝时期,梁国有一位太子叫昭明,怡情于山水之间,昭明太子在芙蓉峰下建寺造塔,为雁荡山开山之始。
之后,唐代时期,西域有一位高僧游山,高僧名叫诺讵那因仰慕雁荡山花村鸟山之美名,率弟子三百,来雁荡山宏扬佛教,此人就是雁荡山的开山祖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