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展览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 展览 (2 / 3)
        我一个字一个字地看过去,唯恐漏掉什么。“蒙古短刀,距今约700年,据传为元朝武官两淮万户府达鲁花赤贯云石所有。”

        我默念了一遍,甚为拗口。这个武官咋有那么长的称号,难道当年他们相互叫着不觉得累?但不管怎么拗口,我对羊老仙的敬佩又深了一层,眼前这把刀的出处跟他掐算的恰好吻合,而且我正是按他的提示在城市东北角找到了它!如此看来我的身世马上就能水落石出?

        可是这把刀的传人呢?他们为什么把它放在这里展览?

        我起身望向解说员,她微笑着站在身后,笑容端端正正的,有点像我妈的笑。小妖姐经常谈论不同种类的笑,她对此很有研究,说是一笑就知道对方肚子里的货。听多了我也懂一点,觉得眼前这样的笑容能够打交道的。

        “我想知道这把刀的情况,你能告诉我吗?”我继续练习着把微笑嵌到话语当中去。

        “当然可以。您现在注意的这把刀很有来历,上面写了它是元朝一位达鲁花赤的佩刀。您知道达鲁花赤吧,是当时掌握兵权的地方长官,权力大地位高,一般只许蒙古人自己担任,而这人却不是蒙古人。”

        “他是汉人吗?”

        “不,他是维吾尔人,原名叫小云石海涯,后来入乡随俗改了汉姓叫贯云石。此人文武双全,还是元代著名的散曲家呢。”

        原来达鲁花赤是官名,这个叫贯云石的达鲁花赤一定就是羊老仙说过与我先祖结拜的名人,他们各有一把同样的短刀留作纪念。我先祖的那把世世代代传下来,刀鞘已很破旧,刀身被磨得又窄又薄,而橱窗里的这把却很完整,似乎七百年来没怎么使用过。难道这个达鲁花赤没有把它传给后人?

        解说员接着告诉我,这批刀剑是前些年从几个元代大墓里发掘出来的,它们在地底下躺了好几百年。而这把刀应该是贯云石的陪葬品,至于他有没有后代,这个问题她也不清楚。

        我的心又冷了下来,这么巧的机会让我找到这把刀却又白高兴一场。我询问达鲁花赤贯云石的详细情况,她说此人武艺高强世袭高官,但后来弃武从文辞官隐居杭州,成为一代风流名士,人称芦花道人。她知道的就这么多,想要了解更详细的情况,她建议我去图书馆查找。

        我向她道了谢,又蹲下去看这把刀。羊老仙和我身后的解说员都说这刀来历不凡,我却怎么看都很普通,既没什么装饰,形状又圆头圆脑的一点不引人注目,而且刀上感觉不到阴气,大概没有用来杀过人。

        我想起自己怀里的那把刻着两行字,老仙说是结拜兄弟的八字。眼前这把却没有,是不是刻在刀的另一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