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节分裂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四节分裂 (2 / 4)
        大家大面上说得过去就行,赵桓不一定回得来,就算回来,是他儿子监国,未必拿呼延庚有办法。

        但再把何栗和王孝迪杀掉,“伪造圣旨”这件事,就成了呼延庚自说自话,所以这两人,也不能轻易杀。

        不能再等了,面前这两人毕竟是宰执,他们的职务就自带权威,等自己突然上堂带来的惊骇过去,他们直指自己造反,自己可没有还手之力。

        呼延庚看了一眼已经躲到张叔夜身边的李回,说不得,只好先拿这个尚书右丞杀鸡骇猴了。

        他正想高呼:“洒家打死你这个奸臣。”就听见堂下有人高声说道:“官家真正的意思,是请张枢密摄政呀。”

        这时,就见堂下的人群中走出来一个太学生麽样的人,是太学生雷观,他说:“学生刚刚听得明白,圣旨中要治张枢密的罪,却没有免去张枢密的宣抚使和签枢密院事的差遣。”

        啊!呼延庚看了一眼圣旨,果然如此。

        王孝迪道:“的确没有,的确没有。”这件事情他敢认,因为这是赵桓自己没把话写清楚,白纸黑字,也赖不到他王孝迪身上。

        何栗也是一般想法,而且他还进一步,对着孙覿说:“孙舍人,这圣旨这么大的破绽,你怎么不封还词头呢,你

        的风骨哪里去了?”

        孙覿是中书舍人,元丰改制后,中书舍人的职责有二,一为“制词”,即根据皇帝的旨意(这叫“词头”)起草诏书。但宋代的中书舍人又有一项特权:如果他觉得“词头”不合法度,无论这词头出自皇帝的意思,还是宰相的意思,他都可以拒绝草诏,这叫做“封还词头”,是宋朝法律明确赋予中书舍人的权力:“事有失当及除授非其人,则论奏封还词头”。

        而要治张叔夜的罪,却没有剥夺他的差遣,这明显不合制度,因此如果中书舍人尽到责任的话,这道诏书理论上是发不出来的。

        孙覿心想,当时在金营里,当着金人的面做这道诏书,当然能少写几句就少写几句,还封还什么词头啊。不过他清楚还是先过了眼前这一关再说,于是连连称“是!是!”也不知道是什么。

        “还是依照圣上出城前的密旨,战守之事,决于宣抚司吧。”呼延庚看着张叔夜,心想:“张相公,你再不站出来,我就只能领着本部弃城而去了。”

        张叔夜暗暗叹了口气:“伪诏之事,到此为止。几位相公从金营回来,奔波劳苦,还是先行安歇吧。诸人随我到枢密院去。”

        张叔夜也没明说哪些人跟他到枢密院去,意即还愿意跟着他继续作战的,就跟去,不愿去的也不强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