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节刘汲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二节刘汲 (2 / 4)
        众人都道:“愿共赴国难。”

        刘汲命令:“城中有材武愿从军者听留,余从便。”有两千人留下,又令曰:"凡仕于此,其听回其家,寅出午反,违者从军法。"众军汉都回去安顿家里人,到午时的时候全都返回了。下午,金兵开始攻城,众人皆死战。韩滔、彭玘、秦时亲等人最终突围,韩滔彭玘去与宣赞汇合,秦时亲只身返回汴梁报信。刘汲在官衙自尽。

        五万援兵,就这么没了。呼延庚心中慨叹,若是在得知刘汲到来的第一时间,汴梁就抓紧行动,和刘汲内外配合,也许就能减小损失,并且获得更大的战果。

        赵桓的战和不定,把大家的鲜血都浪费了,包括太原,整整将敌人拖住了十个月,但这十个月,朝廷几乎什么准备都没做。

        呼延庚突然想起河东安抚使张孝纯,他在太原城中,多次向王禀和其他下属表明以死殉国的志向,城破时,除了饿死者以外,活下来的文武将吏已为数不多,大部分也已奄奄一息。安抚使张孝纯和他的儿子文字机宜张浃、转运副使韩总、转运判官王苾、提

        举刑狱单孝忠、廉访使狄流、通判方笈、张叔达、统制官高子祐、统领李宗颜等,都被金军所俘。

        粘罕诱降张孝纯,张孝纯拼着一股“浊”气,起先表示不降,还讽刺粘罕说:“我兵饥乏,故城为尔所得,何足道哉!使我有粮,尔岂能逞其志乎?”张浃也大声说:“我不负朝廷。”父子相约殉节而死。不过这种勇气坚持不到半天。不久韩总以下的文武官员都不屈被杀了,张孝纯的态度开始软化,父子两一起投降了金国,现在不知道被金国安置在哪里。

        刘汲以身殉国,言出必行,算得上铮铮铁骨。呼延庚睡觉之前不由得想到一个问题:张孝纯叛国,算不算情有可原呢?毕竟王禀突围的时候,也没有带着他。但他若是情有可原,先他而死的韩总单孝忠等人岂不是更可惜了。

        他摆摆脑袋,把这些念头甩出去。现在汴梁被围城正急,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

        但他越不愿意想,各种繁杂的念头直往脑袋里钻,一会儿想到,自己身为穿越者,虽然带来了一些新想法,可是并没有改变历史的大趋势,汴梁多了十万守军,但金兵还是打破了汴梁城墙,直逼宫墙。那

        自己到这个时代来,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些话又不能与人商议。穿越到宋朝,是因为日军炮击的意外,因此呼延庚一点准备都没有,既然来了,那自然站在宋朝一边,竭力抗金吧。但以岳飞那样的名将,那样的忠诚,也不过受冤被杀,那以呼延庚不时流露出来的现代人的种种意识,谁知道哪一天就会因为心怀不轨被砍头了呢。

        自打被“不可衅自我开”惊醒,决心先定一个小目标,做个军阀,再来把握自己的命运,呼延庚的心思稍稍定了一些。

        这两个月来汴梁的守城战,呼延庚感觉历史已经被自己改变了,毕竟另一个时空的汴梁只守了二十天。但殿前司接掌里城西城墙又让呼延庚有点丧气。自己穿越者的功力还未施展,就被剥夺了。

        他昏昏呼呼的睡着了。第二天被亲兵叫起:“宣抚司聚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