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荒城晴翠送王孙(三) (5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四章 荒城晴翠送王孙(三) (5 / 6)
        “这没有什么好商量的,另外,岛津氏窃据奄美诸岛,竟然也敢与尚丰一道抗拒天兵,待此事了结你就代我们去一趟萨摩传话,让岛津家派个有分量的过来请罪。”

        “这恐怕有些难处。”

        “有何难处?伊地右卫门和五百萨摩军眼下都押在我们手上,其中正儿经的藩士便有几十个,还没算昨夜在太平桥逃散的那些,堂堂千利休的再传弟子,不会连个耳报神都做不来吧?”

        喜安的茶道师傅康印是千利休的弟子,但他感到吃惊的却是刘大悟的前一句,“什么?大和横目也在天兵这里?”

        伊地知太郎右卫门,是萨摩藩士伊地知大膳正重的三子,原籍大隅国国分郡。十年前他奉忠恒之命移居已被萨摩藩彻底征服的琉球,是镇守奄美大岛统治中心大和城的主官,之前伏波军舰队封锁海上,首里根本就不知道宋军竟然已经攻占了奄美诸岛。

        此话一出,闵蕃元也再无话可说,奄美诸岛既已陷落,守卫的日军想必也逃不出去,如此看来宋人倒的确有资本与萨摩藩谈一谈‘谢罪’之事的。

        翌日早上10点,首里城的残垣断壁被收拾一新,从城外的珍珠道开始经守礼、欢会、瑞泉、漏刻、广福诸门,沿途被数百全副武装的伏波军战士层层把守,东西了望台上还都安排下了不良人的狙击手与jiqiāng组,担惊受怕了两夜的尚丰就在下御庭中率领琉球四品以上文武官员数十人拜伏于地。

        原本因为上御庭周围的殿宇被焚,担心元老安全才将受降之地安排在空旷的下御庭,没想到效果反倒意外不错。

        心情大畅的刘大悟在战士们注视的目光中欣然接过了琉球王室的佩剑及大明诏赐的金印、金册、敕、勘合,还不忘‘安慰’了尚丰一番,居高临下淡淡的说了一句——‘好生改造,重新做人。’

        剩下的事情便不用他多操心了,如今在场的所有琉球官员都会被元老院送到南洋,而接下来的一个月中伏波军则会逐岛接收各处采地,今日没来的各个按司地头,若是听教的还能有机会到南洋体验一番澳宋的新生活,若是不识相的,少不得在群众大会上批斗一番,那霸港中将要新立起来的绞刑架上也不缺一个名额。

        至于先岛与奄美诸岛上的人民则更会被发动起来,这几处都是琉球国近百年才征服的新土,又经日军蹂躏过一番,其上人民不仅饱受苛待,甚至遭受饥荒也不得移民他处,萨摩的贡赋又一年多似一年,琉球本就丧失了南洋贸易的好处,如此重的负担全都转嫁给了寻常岛民,论及百姓心中无怨怎么都说不过去。而已经规划好的流虬府{注:元老院按唐制恢复琉球古名,该因岛形似小龙而得名}国营糖场、农场则可以很好提升岛民的忠诚,只要能使百姓吃饱穿暖,问题便解决了大半。

        而萨摩方面,元老院也毫不留情,让喜安带去的谢罪要求,除了俘虏的赎金之外还包括割让屋久岛与种子岛。诚然,条件虽然苛刻,但元老院也不怕萨摩不肯就范,除了将种子岛作为对萨贸易的口岸之外,元老们还打算在军备上有限扶植岛津家,让其充当对幕府的一道缓冲,一两年内为四国的铜山增加一重保障,至于再之后,对日方面羽翼丰满,到时候便该是幕府担心大宋的问题了。

        等到明年新兴作物丰产,此地也就彻底安稳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