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家书一封期早归(三)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 家书一封期早归(三) (1 / 5)
        拆开书信瞄了一眼王星平便交还给小六让他先下去了。

        光看字迹便知是族叔王命德代笔,这位族叔如今也是益发的看中他这个侄子,就连家中书信现在居然也是他这个举人亲自捉刀了。

        打发了小六,还是回到之前的话题。

        云南通行的贝币也是王星平听了叶联芳介绍后,又去找了些去过云南的商贩才知道清楚。

        所谓贝币实是一种有齿贝壳,将其背面磨平,中穿一二孔以绳串联,这是自商周时便有的货币了,如今大明地面也就只有云南还在使用。

        既然要论证自己的观点,就要有翔实的论据,而罗列数据正是王星平的强项。

        “大抵云南所用贝子,以一为庄,四庄为手,四手为苗,五苗为索,一索即八十枚贝子,二十索又为一袋。”

        这是常识,说完王星平喝茶润着嗓子等待众人肯定的表示,然后继续开口。

        “如今一两足色纹银合贝子是一百七十索,试以算来,一索贝子也当得五六文制钱,我听人说在滇中一索之贝足以买得十余样小物,使用方便,此一利也。”

        如今在云南,贝子不光是市井小民交易使用,士人购书,富户买房,乃至寺庙布施、土司纳税这样的大事都是一体通行,并无高低之分,的确是一套完全独立的货币体系了。

        “贝子出南海中,本省不产而恒有定量,不似宝钞之滥发,此二利也。”

        云南本身并不产贝,全赖从广南进口,每年外国之人不远万里运贝到云南临安府【注:今云南建水县】的贝巴行换取滇中所产黄金,也用以补充当地的贝币流通数量,而仿制贝币的成本显然是远高于印制宝钞的,故而这样的货币体系虽然让云南与大明其他地方形同两国,但却确保了云南本省货币流通的稳定。

        王星平记得当时了解到这一节时便想起了以前曾经记得许多年前的一种叫做比特币的依靠计算机硬件‘挖掘’的虚拟货币,只是那比特币还有人为干扰硬件的因素,而贝币的产量至少以此时的生产力而言还不至于爆炸式的增长,实际上从元时到如今这三百多年中,白银和贝子的比价也就涨了五倍左右,看着不少,但和宝钞一比,这通货膨胀的速度就实在是太‘稳定’了。

        渐渐话题便被王星平引领,除了偶有饮茶的,其余人等如今都在专心听他说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