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两百六十六章 要不打一炮试试? (3 / 4)
在胸墙的正中间略微靠后的地方,还修筑了个很显然的高台,这高台同样是有着土垒的胸墙为阻拦,但是让人觉得奇怪的是,这道胸墙竟然还有和城垛样的缺口。
如果是稍微有些近现代军事常识的人看到这座土垒高台,那么第眼就会看出来,这是个炮台。
没错,这座炮台就是给还没有抵达的火炮所准备!
对岸的明军可是带了两门碗口炮过来的,己方如果没有火炮的话,打起来岂不是要吃亏的很,所以在发现明军带了火炮过来后,李轩也是第时间派人日夜赶回黄竹山,然后把还在试造中的火炮给带过来。
而他派回去的侍卫也没有让他失望,在明军的木法数量已经多到足够渡江,接下来的几天里随时都能够渡江的时候,他的侍卫终于是把火炮给带来了。
当看到这门火炮的时候,李轩都是忍不住亲自上去摸了两把,这门火炮从外观上来看,已经和他印象中的那些近代前装火炮并没有区别了,有着根粗大的管子,炮身非常厚实,并且附带有铁制的炮架以及轮子。
整门大炮,重量达到了九百斤,这个数据已经是远远超过了李轩所要求的五百斤,并不符合李轩规划中的营级步兵支援火炮的要求。
如果是行军的话,即便是平原地形,要想这门火炮跟上行军速度,也至少得需要六匹马。
当然了,马匹少到四匹甚至两匹也能拉得动,但是却是很难保持连续行军,因此这没有多少意义。
该炮因为是试验炮,主要还是为了试验造炮的技术,所以造的是比较厚重,而且身管比较长,这实际上是款很典型,具备了十六、十七世纪特色的前装滑膛加农炮。
这样款并不太适合大唐新军现阶段要求的加农炮,其威力自然也是不俗的,该炮在黄竹山试射的时候,发射圆形实心铁弹的时候,达到了李轩所要求的五百米有效射程,这个有效射程是指小角度仰射时的有效射程,其命中率较高,同时杀伤力依旧可以保持。
如果是用大角度仰射的话,其射程可以提高到三公里以上,但是这样的射程下,其命中率已经是可以忽略不计了,这样的射程在实战中并不具备价值。
不过即便是五百米的有效射程,这也算得上是这个时代的大杀器了,甚至可以说这样的大杀器是目前的大唐新军都用不起的,这不仅仅是因为重量太重,大唐新军没有这么多的马匹来拉炮,更因为铜料昂贵,而且制造长身管火炮更加困难,众多工匠们忙了大半年才手工打造出来这么门,由此可见制造的难度,而这样生产困难,并且无法量产的火炮,是很难大批量装备的。
因为长身管火炮制造困难,所以黄竹山的那些工匠们已经是改变了想法,他们开始尝试造些短身管的火炮,不用来发射实心弹,而是用来发射散弹,射程可能没这么远,但是重量和威力却是可以得到保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