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1章 李明说科举 (1 / 2)
“看来这届的考生都很热情……只是这样我根本出不去了!”李明站在府衙门前,看着眼前里三圈外三圈的考生,顿时头痛的看向身边www..lā
“都让开,楚公要出来!”张默会意,立刻带着许褚帮忙开路。同时也不得不戒备,毕竟谁也不知道,会不会有刺客躲在人群之中,趁机暗杀。
用刺客暗杀敌军首脑,可以说是最节省成本的战争方式。李明死,李冲这些后裔根本镇不住场子,整个地盘四分五裂是必然的结果。就如同刘廷若是死去,如今的朝廷同样会四分五裂,至少马腾和孙坚必然会重新成为方诸侯,更别说已经进入西域的曹操。
“各位考生!”李明阵小跑,随即跳到了已经准备好的高台上面,“感谢各位给李某个薄面,参加这次科举考试。李某人直认为,传统的孝廉制度,已经没办法满足朝廷的用人需要,同时也会让许多寒门子弟,失去出仕的机会。
人生短暂,我们有多少时间可以用来等待?我也不希望,有真正才能的人,因为所谓虚无缥缈的‘德行’二字,身才华没办法发挥用。在李某看来,个人的德行是否有亏,应该由朝廷的监督制度来判断,而不是某个名士随便说说就能数!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新需求,李某和诸位同僚,尝试召开科举制度,把扬州、豫州和徐州为试点,为朝廷用人制度的改良,提供经验和方案,让更多的人才,不至于被埋没。”
“哇!”许多考生听了,只觉得满腔热血,不过更多人却是有点心寒,李明这番话,显然不仅仅是挑衅朝廷的孝廉制度,甚至是打算全盘否定所谓的‘名士’效应。
关键还是监督机制这点,以前所谓的监督,主要是依靠舆论的监督,说穿了就是世家和‘名士’的监督。只说某人‘德行有亏’,那么就能把免了某人的官位,孔子诛少正卯,儒家的那些嘴脸,不外乎如此。改革后从主观判断变成客观判断,换言之就是否定儒家的地位,开始偏向法家。
“呵呵,看来这次科考之后,只怕坊间要谣传主公提倡法家理念,走酷刑酷吏的路线了!”郭嘉笑吟吟的看着高台上的李明。
“对于某些存在来说,家主的执政理念本身就是严酷无情……”李优却是不以为然,走法制路线,唯吃亏的,无非便是这些直享受着‘特权’的世家大族而已。
“只是这样来,对刚刚打下的豫州和徐州的统治,会变得困难不少。”郭嘉叹道。
“这些郡同样是在前线,与其慢慢收心,还不如快刀斩乱麻!放在几年前,家主还需要和他们慢慢商量,到了如今,他们有什么资格再与家主讨价还价?”李优冷哼声。
与此同时,李明已经把他的理念说了出来,并介绍了科举制度建立的必然性和意义。反正对外的宣传,便是为朝廷的试点,得到经验再交给朝廷进行全国推广。
至于到底要‘试’多久,多久才‘全面推广’,还要看朝廷的意思,又或者李明什么时候把关中给占了,真正得到了这个天下,那么自然可以推广下去。..
“各位已经知道科考的重要性,那么我稍微说明下这次科考的注意事项,还有具体内容。眼看还有两天就要科考,我希望大家早早做好准备!”李明看向众人。
原本还在喧哗的众人,顿时闭上了嘴巴,显然比起李明的执政理念,这次科考的内容才是他们值得关注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