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回 迷团 2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八回 迷团 2 (2 / 3)
        方国涣、简良、罗坤三人进了门内,里面乃是一间宽敞的内室,此时安木喇嘛正居中而坐,见三人进来,放下了手中的一卷古书,笑着道:“今日又多了一位施主,很好!三位但请随便坐罢。”

        方国涣知道安木喇嘛身份虽特殊,却是一位通达之人,不拘礼节的,自上前施了一礼道:“今日带了一位朋友来,有件事情烦请活佛指点的。”

        安木喇嘛望了望简良,不由点头道:“这位施主内里的修为非同凡响,可见三位都是汉人中的龙凤,能同来大昭寺,实让本座高兴得很,灵慧之人是很难遇的。”方国涣、简良、罗坤三人各施了一礼,于一旁的座垫上坐了。

        简良这时道:“大法师,今有一事烦劳请教,有五位能齐诵‘梵音天咒’神功的喇嘛,大法师可知晓?”“哦!”

        安木喇嘛诧异道:“施主说的是红教中的五位‘伏龙尊者’,五位尊者远居西域,很少接触外人,施主可是识得他们?”简良道:“这五位喇嘛曾到中原寻找其教中流失的一件圣物,我有缘帮过他们一点忙,因此结识。”

        “是这样”安木喇嘛点头道:“数年前曾闻这五位尊者离开西域去了中原,后来迎回了红教中的神器圣物昆吾刀。此昆吾刀失传了几百年,没想到竟然从汉地寻得,实为奇事。闻此昆吾刀乃天地间一神器,有‘遇土而震,入水而遁’之性,红教宗师祖莲花生大士曾持此刀扫荡天下群魔,使其更具有了无上法力。今番重归故教,实为幸事!”

        安木喇嘛接着道:“红教中的这五位‘伏龙尊者’远居在昆仑山大雪峰甘兰寺,那里山高雪寒,人迹罕至,且路途遥远,艰难险阻重重,寻去那里可不是一件易事。”闻那五位喇嘛有了下落,方国涣、简良、罗坤三人暗里松了一口气。

        简良道:“今有一件极其重要的事,非要找到那五位喇嘛不可,即使有天大困难,我们也要寻去的。”

        安木喇嘛闻之,对三人自生敬意,点了点头道:“三位施主不畏路途艰险,去寻那昆仑山大雪峰甘兰寺,果然是有重要事情办的。既然如此,本座便帮你们一回,过两天日本寺碰巧要遣一队僧侣护送一批经卷去西宁的塔尔寺。三位施主执意去那昆仑山,就随了本寺的僧队顺路同行吧,也好有个照应,本座回头与寺里说一声就行了。否则三位施主草率而行,纵使不在路途上被狼群和匪盗夺了性命去,也会在茫茫的高原上迷失了方向路径,极易冻死饿死,在这雪域高原上旅行是十分危险的。”

        方国涣、简良、罗坤三人闻之大喜,忙向安木喇嘛谢过了,随后约好了两日后随大昭寺的僧队同行远赴昆吾山。接着三人辞谢去了。

        回到了扎巴家,方国涣见先前随印度商队时所用的马匹、帐篷仍可用,倒也不必另行配备了,单准备些食物、水就可以了。罗坤找来了二管家丹巴,告之过两日要去昆仑山的事。

        那丹巴闻之,惊讶道:“三位莫不是因道路不通等得急了,想绕道回汉地去?这可是不值的。一路上千山万水,大耗时日不说,路途上更有诸多艰险。说不定你们在半路上,汉地的兵乱就已息了,通往云南、四川汉地的道路就开通了。三位此行未免急躁了些,还是再候一候罢。你们是印度喀伦家商队的朋友,多住些时日不打紧的,老爷和大管家都已吩咐过,对几位要格外看顾的。”

        罗坤听了,笑道:“多谢管家的一番好意,我兄弟三人并非想绕路回汉地去,乃是去昆仑山办一件要紧的事,尔后还要回来的。并且是随大昭寺的僧队同行的。”“哦!?”那丹巴闻之,颇感意外。

        罗坤随后给丹巴几把银钱,道:“还烦请管家多备些食物和御寒的衣物与我们路上用,剩下的就送了你吧,自家买酒吃,也是个意思。”丹巴见罗坤银钱使得大方,知道是个富主,欢喜地应允道:“三位但请放心,一切物事我包办了,你们的房间还给你们留着,把不便带的东西存在屋里就是了,放足了心,短缺不了的。”那丹巴管家随后高兴地带着些疑虑去了。

        过了两日。这天一大早,方国涣、简良、罗坤三人便做好了长途旅行的准备。罗坤将那袋珠宝寻一隐蔽处藏了,自取了一些路上备用。管家丹巴已装备好了马匹行装,又当着罗坤的面将房门锁了。方国涣向王永安、胡庆等几位商人打了声招呼,说是要外出办事,可能耽搁些时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