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四章:特训上!求推荐票! (4 / 7)
旋即在车前一排排列成了队,教导总队的周伟及其他九人也站了过来。
而那二十多个苏联学员则是站在另外一边,几名教官大步走到队伍前,其中一人扯着嗓子道:“同学们,这是牛首山训练基地。你们都是军校最优秀的学员之一,我们为期一年的特训从今天正式开始了,在这里,你们将学到在军校中学不到的!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取得一个好成绩。下面请苏联教官为你们讲话。”
这时,一名身着苏式军装,脸上布满胡渣的苏联人在一名翻译的陪同下大步走了过来。
苏联人身材高大,那名翻译跟他站在一起,实在有些“醒目”。
苏联人走到张兴汉他们跟前,先是以目光扫视了一下他们,旋即顿了顿用俄语道:“你们好,很高兴见到你们。我的名字叫利切夫,是伏龙芝军事学院的特种兵教官。”
利切夫话音刚落,旁边的那名翻译立即将他的话翻译了一遍。
等翻译翻译完之后,利切夫继续道:“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我将会教你们什么是特种作战,以及你们在黄埔军校学不到的先进战术理念。”
那名翻译如实的翻译了出来。
张兴汉对于利切夫的话,嗤之以鼻,暗嘲道:“苏联人还谈什么先进的战术理念,当年德国佬入侵苏联时,所谓的强大的苏联红军完全是靠着人命往上填,如果说德国输掉那场战争有一半是因为苏联恶劣的天气的话,那么苏联人赢得那场卫国战争的原因人海战术也占了一半。
要知道从1941年6月22日拂晓德军发动进攻开始,至1945年5月8日德军宣布无条件投降,在这将近不到四年的时间内,苏联人仅死亡(不含受伤)人数就达到了两千万人,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之最。
苏联人在战场上几乎就是靠着人数和装备的数量优势来作战,没有什么战术和战略可言,如果德国人的人口有苏联一样多的话,那恐怕历史将会被改写。
换言之,如果德军不是两线作战,那鹿死谁手也尚未可知,不过这只是假设,至少目前的苏联还是十分强大的,他们也并非没有优点可学,至少在工业基础和装备上还是要远远强过中国的。
果然,在那名翻译说完之后,利切夫又故作高深的道:“你们都是中国军校的优秀毕业生,我想最简单射击等基础训练我们就没有必要浪费时间了。所以我们直接进行特种兵的魔鬼式训练,在这里你们的训练量将会比平时在军校要大的多,希望你们做好心理准备。”
翻译赶紧将利切夫说的话全部翻译过来,张兴汉和一众学员们听得有些不耐烦了,他们都是黄埔第十期中的佼佼者,能够站到这里那个个方面都是顶尖的好手,自然心高气傲,对于面前这个长得高大魁梧但是满嘴废话的苏联教官没有什么好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