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两份敕牒,任君选一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八章 两份敕牒,任君选一 (2 / 4)
        贞观初多有良臣英年早逝,就是李世民本人驾崩时也才刚刚五十岁,不知道这是否跟唐朝太医普遍品级太低难以吸纳到顶级人才有关系(太医署负责人太医令才从七品下,尚药局的奉御也才正五品下)。

        胡戈看着斜靠在椅子上有些虚弱的中年男子,不敢相信他就是名垂千古的“房谋杜断”中的杜如晦,历史记载他在贞观四年病逝,算来,离现在只剩两年了。

        在李世民登基的前四年里,他为李世民筹划确定的各种制度,选用廉吏,为日后闻名华夏的贞观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李世民的民本思想,与杜如晦等重臣影响不无关系。

        就在胡戈听到杜如晦内出血时,突然想起以前在家时,他的父亲就患有严重的胃溃疡,也曾一度引起体内出血,当时家里穷,上不起大医院,只得寻中医方子熬药治病,用的便是古代名医葛可久的古方十灰散,效果非常好,这时胡戈听这太医好像很没有把握的语气,实在忍不住,问道:“这位大人,可闻十灰散否?”

        “噢?何谓十灰散?”那为首一位太医见胡戈虽然年纪轻轻未着官服,但一进来便被李世民赐座,倒也十分客气回道。

        “就是一种专治人体内出血的方子,取大蓟、小蓟、荷叶、侧柏叶、茅根、茜根、山栀、大黄、牡丹皮、棕榈皮十种药物各取三钱,烧灰存性,研极细末,用纸包,碗盖于地上一夕,出火毒。用时先将萝卜汁磨京墨半碗,调服五钱,食后服下!”胡戈还记得当时《十药神书》上的这个方子,一口气说了出来!

        三位太医面面相觑,见这貌不惊人的年轻人居然说出一个他们闻所未闻的方子来,听上去颇合药理,但就是不知道是否真的有效,假如真用了要是有个闪失,不是他们能担当得起的。

        见李世民用询问的目光瞧向自己,那太医没奈何,只能答道,“从这方子上来看,倒是没有什么不妥处,只是下官才疏学浅,从未闻此药方,也不知道是否真的有效,难以判定此方对杜大人病情有无益处!”见两位同仁都不说话,没办法,为首那人只好硬着头皮说出这样一番模棱两可、无懈可击的话来。

        “既然没有不妥,便试试吧,这些年来,我什么药没有试过,都成药罐子了,既然是归唐的方子,我看不妨试试!”这时,脸色苍白一直没有说话的病人开口道。

        “归唐,这位就是杜大人,本来今日找你来叙话的,不料胃病发作,罢了,就让杜大人休息,先试试你的方子,如果真有效待病体痊愈时你们再叙!”李世民说道。

        听说杜如晦是胃病,胡戈连忙问道,“敢问陛下,杜大人有何症状,病史几何?”

        李世民不听则已,听完一喜,突然站起道:“难不成,你又有回天之术!?快把杜大人的病历讲与归唐知道!”

        李世民等不及胡戈回答,便对太医吩咐道。

        在听完太医详细的讲解后,胡戈觉得杜如晦的病状跟自己父亲的胃溃疡极其相似,想想答道,“我恩师也曾患有胃脘痛,后来自制良药,得以自愈,只是我未曾习医,这方子已经失了!但还有一些药物尚未用完,存在村中我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