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 初航(二) (2 / 4)
黄信大吃一惊道:“大人你什么?那东西就是皇室贡品的龙涎香?可我曾听龙涎香是海里的‘龙’在睡觉时流出的口水,滴到海水中凝固起来经过天长日久而成的东西……”
张仁在那里顿足捶胸,连声音都带着点哭腔了:“有些事我比你们要清楚得多,那东西真的就是龙涎香!初从鲸腑中取出是很臭,但只要先在海水里泡上一阵,然后再暴晒干燥或是用火烘干就是龙涎香了……你们扔掉了有多少?大多数都是什么颜色?”
黄信心的道:“大概,有二、三十斤吧……都是些淡黑色的,有少数几块是灰色偏白。”
张仁无力的瘫坐到地上心道:“记得以前玩航海游戏时来了兴趣查询相关货物的资料,抹香鲸排入海中的龙涎香起初为浅黑色,在海水的作用下,渐渐地变为灰色、浅灰色,最后成为白色。白色的龙涎香品质最好但要经海水的浸泡在百年以上才能将杂质全漂出来,从而成为龙涎香中的上品。按从**的抹香鲸的肠道中取出的龙涎香是是没有任何价值的,但听黄信的法,他们扔掉其实是少数在鲸腑中就已经基本成型的龙涎香……天那!二、三十斤?他们扔掉的不亚于两、三吨黄金!有两、三吨黄金我能做多少事出来啊?我的钱啊!”
不过他不知道,黄信在听到这就是龙涎香的事后没敢全。事实上,甘宁与黄信他们扔掉的可不止这么点……
因为龙涎香的事,受到了超大打击的张仁没有了再多问下去的兴头,于是后面就是黄信大致的又了一下其他方面的事。而黄信这次带队回来船上也带来了不少夷州的土特产,其中就有整整一船张仁特意要求的优质甘蔗。张仁对夷州的事不怎么清楚,但知道夷州盛产甘蔗与各种水果,这次带回来的甘蔗他就想试着改良工艺制些上等的蔗糖出来。(注:世界上对甘蔗的原产地争论不一。甘蔗的起源有三,一是起源于印度,二是起源于南太平洋新几内亚,三是起源于中国。按查到的资料,中国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就有种植甘蔗的历史记载,至唐朝大历年间已有制冰糖的记载。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甘蔗有几个起源中心,而中国是其中之一。这里yy给了夷州优质甘蔗。)
另外黄信还带回来了两百多斤鲸肉。张仁一听到鲸肉的事立马蹦老高,立刻吩咐人去取十斤鲸肉来烧吃,自己还特意跑去厨房授意大厨道:“你应该没烧过这个是吧?给我按红烧牛肉的方法做就是了!”到不是他会烧鲸肉,而是他想起了某部韩国的肥皂大剧里关于鲸肉烧法的一个情节,当中有这么一句——鲸肉的味道与牛肉很像。而在之后的家宴之上,张仁则狠狠的用力咀嚼每一块鲸肉,嘴里还在不停的咕哝道:“我抽你的筋,扒你的皮,拆你的骨,吃你的肉,叫你不给我龙涎香!”
身边的貂婵听到了张仁的咕哝,伸手去摸张仁的额头道:“世清你没事吧?没发烧啊,什么胡话呢!什么龙涎香?”
一夜无话。次日张仁一早醒来便安排下去,先是给远航归来的船工们发下些赏钱并放他们几天假,让他们在柴桑城好好的放松一下,但同时要求不许惹事生非,每日下午亦要去码头点到以备调用。二凌也让张仁打发去陪黄信去玩上几天。接着又安排高顺去整理归来船队里的各种货物准备贩卖,张信则在午时押运着那六百余石的粮米赶往海昌赈灾。
另一头周瑜收到了张仁船队归来的消息也一大早就赶了来,可惜因为没能如愿见到那三只白鲸而长叹不已。张仁少不了从货物中挑出几样别致的东西送给周瑜,并请周瑜吩咐那十只官方船只上的士卒听话一些。之后二人随意的喝了几杯,送走周瑜后张仁便躲进房中对着地图细细的思考下一步的走向。
至夜,张仁唤来黄信交待诸事。
“黄信,你这几天先好好的休息一下,想玩什么找二凌陪你一起去便是,就是注意不要若出什么事来。我现在正在等一个消息,消息一到我马上就要带队返回荆襄,那时会带着目前手上所有能调用的船一起过去,你和你的船队也和我过去。”
黄信道:“大人,夷州的事你考虑过了吗?”
张仁道:“当然!我这次回荆襄是去尽力购粮,之后的回航也并不会与你一起回来,荆襄一带我要做的事还太多,根本抽不出身来。你回航时先统领好整个船队,至柴桑时分队,依旧带着你来时的那十三只船赶回夷州,船上我会安排全部放粮米与夷州那里所需的物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