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 试行 (2 / 4)
郭、荀二人相顾大笑,张仁则哭笑不得的直拍脑门:“老天爷你还真会玩人啊!早知道他们俩是这德性我当初就直接和他们说了!”
嘉与荀彧表示要与张仁合伙把这个纺织厂给搞起来,张仁的意料。以前张仁就有过想拉这二位下水的想法,只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说出来。
另一方面在两个人当中,郭嘉是好说话些,但郭嘉的手头基本上就从来没太宽裕过,根本拿不出钱粮来作先期的投资(郭嘉贪玩,在歌舞坊里一向是一掷千金,偶尔还会去赌场里混混。当然这只是表面现像,张仁知道郭嘉实际上在暗中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情报人员,所花费的钱粮可不是开玩笑的)。而且以张仁对郭嘉的了解,以郭嘉那看似放荡实则高傲的个性,也绝不会答应自己没拿出过钱粮投资就能得到分成。
至于荀彧为人一向秉公执法,又是张仁的直属上司,张仁怕自己冒然的提出来只会被荀彧误认为**,那时麻烦可就大了去了。再者张仁担心荀彧虽然人很好,但荀氏家族可能会暗中动点什么手脚,那他的一番心血可就白费了。
现在郭、荀二人突然提出来愿意合伙,张仁既惊喜又担心,于是便请二人去酒楼里细谈。一番商讨之下,三个人一至决定所有的工房管理诸事交由贞全权负责,郭嘉与荀彧仅仅是提供相应的情报与必要的钱粮,虽然有权过问但绝不干涉。每年根据帐目分成一次,纯利润张仁独得五成,另五成郭、荀二人平分,若赔了钱也是一样各自出相应的部分。
郭、荀二人都觉得这样比较合理。必竟张仁所出地是最多的。基本上像地皮、厂房、人力、物力张仁已经全包了,他们所要做的看起来不过是一些周边的事,像荀彧常驻许都,可以偶尔去过问一下;郭嘉的消息灵通,可以直接告知哪处的行情好之类的。
商议妥当后,三人便差酒楼中的小二买来帛笔,立好了字据后打上手印作为凭证。这凭证一式三份,大致就是说了一下三个人怎么合伙地事。
等到墨迹干透。张仁拿起自己地那一份凭证细看许久。心中暗道:“这算什么?算不算是最早地股份合作制?就分工而言。我、荀彧、郭嘉是股东,同时荀彧兼任常务总事,郭嘉兼任市场调查部经理,我就是哦,总裁兼技术展顾问。那贞不就成了执行总经理,马钧成了技术展部主任?那高顺呢?让他去跑运输吗乱了乱了,又不知道在胡思乱想些什么了!”
荀彧也同样的细看了许久后道:“世清。既是工房,产出之物又将如何计算赋税?刚才好像我们没有谈及这个。”
张仁道:“这个我到是早就考虑过,一是可以直接上缴官府布匹,二是可以将所卖布匹每年的纯利上缴官府二至三成。荀公以为如何?”
荀彧从袖中取出小算盘,噼里啪啦的算了一通后道:“要不还是上缴所产布匹的三成给官府。必竟张仁将这工房开出来的本意是让无力耕种的妇人们有个能养家糊口地去处,三成作为税赋应该足矣。”
郭嘉用手肘轻轻顶了下张仁道:“臭小子,你到是算一下,这纺织工房开出来一年能有多少布匹?”
张仁搔头道:“目前的情况我也不清楚啊。自我回到尚府任职起就全部都交给管家高顺和义妹贞去打理的。没去过问过要不先假设一下?”
荀彧道:“怎么假设?”
张仁道:“嗯假设有一百个能上机纺织的妇人。每人每天劳作三个时辰(六小时)可纺出四尺绵布,那么一年三百六十天就是哦不,不能按三百六十天算。七天中休息一天也应该,还有逢年过节什么的先按三百天算。”
荀彧又拨弄了一阵算盘,惊道:“一百妇人每人每天四尺就是四百尺,三百天下来是十二万尺,既十万二千匹!世清,你没有在开玩笑?如今许都中折算的市价都是一匹绵布折换八斗粟或六斗稻米,你这一年十万下来得是多少钱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