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65章 老李,造反吧! (3 / 6)
李鸿章的胸膛急剧地起伏。他不过就是发泄一下怒火,可就是这个,两个混帐小子居然都不愿意顺着他。可他没有料到,就在他气喘吁吁的时候,一边的孙禄堂又突然朝他拱了拱手:
“中堂大人。”
“你……又是何人?”李鸿章慢慢地坐下,问道。
“河北望都孙禄堂!”
“孙禄堂?”李鸿章眯起了老眼,“好像听说过这个名头,你就是那个什么少保。”
“江湖朋友给的匪号,不敢污老中堂之耳。只是,”孙禄堂顿了一下,“小民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不当讲你就不用问了。”李鸿章冷哼道。
“那小民就斗胆了。”孙禄堂深吸了一口气,“小民是河北望都县人,家资还算丰厚,又开了家拳社,收了几个学生,日子勉强在过得去……可小民终究不是只有一个人。周围也有不少乡亲。说真的,大家的日子过得很苦。不说别的,就说每年的税捐。……而今官府设立的税、捐名目繁多,多如牛毛。小民家境还算富裕,也苦不堪言。只能勉强支撑。可更多的乡亲,一年的收成还不够几次税捐,连自己的吃食都不够。可是不种又不行,因为大家总要过日子。所以,只以一年一年的吃老本儿,老本儿吃完了,就卖家里的细软家具,之后卖房卖田,再之后,就只有背井离乡地逃荒,然后卖儿卖女,只为能给子女一条活路……小民曾到过江苏常德,那儿是鱼米之乡,可就是那样的地方,百姓之中也流传着这样一副对联:‘自古未闻粪有税,而今只剩屁无捐’……老中堂,这样的情况,身为大清重臣,不知您作何感想?”
“王某四处走镖,见到这样的情况也不只一次。本以为只需朝廷一心变法就可改变这种局面,可没想到……哼,这样的朝廷,还要它何用?”王五忍不住又添了一句。
“民不聊生,百姓流离。老夫当然知道其中惨况。可此等事情,不过偶尔……”
“老李,你摸着自己良心再说这话……”郭金章打断了李鸿章的狡辩,“你是合肥人,你的淮军也都是合肥的乡亲……你怎么不去合肥去看看,看看那儿的老百姓都怎么骂你?还偶尔……你亏不亏心啊?‘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这些人把你跟翁同龢并列一起,可那个老家伙哪及得上你老李头的万一?满世界的人都知道中国有个李鸿章,甚至只知道有李鸿章。那么,不管这个时期到底的中国到底都有哪些人在主政,大家都只会记得你,并把所有的责任都归咎到你的身上。因为……你是李鸿章!”
“呼——”李鸿章的呼吸越发的粗重。他知道郭金章是什么意思。他是李鸿章,是大清的顶梁柱,可同样的,如果这个大清国出了什么事,责任也将被推到他的头上。更有甚者,就连他正在扶保的朝廷也会毫不犹豫地把他当成替罪羔羊。
“我为什么要在你的地方说这些话?我为什么把那么多的秘密都透露给你?老李,我佩服你!我不希望看到一个整天为了这个国家殚精竭虑的老人在最后却得不到善终!”郭金章长叹了一声,“你知道吗?你让人心酸呐……你付出多少?为这个国家付出了多少?为这个不争气的所谓朝廷又付出了多少?可又有几个人念你的好?康有为一群人还是有点儿见识的,可他们却把你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你对不起他们吗?没有。甚至在变法之前,还有开始之后,你都一直是他们的支持者!……可他们在最后还是把目标对准了你。为什么?你想过里面的原因没有?”
“因为你是大清最大的权臣和这个国家最后的倚仗。这二十多年来,基本上就是你和左宗棠一班人在支撑着这个衰朽不堪的国度。如今左宗棠已经走了,就只剩下你一个……他们不找你,不把责任推给你,谁来为这个国家所出现的种种问题来承担罪名?皇帝?那可是他们忠诚的对象。可这个皇帝为国家做过什么?他甚至还以为鸡蛋要一两银子一个……他懂什么?”刘通福也紧接着问道。
“这个……在下听说今上是一位明君,他怎么可能以为鸡蛋会那么贵?”孙禄堂突然皱眉问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