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战壕时代的降临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三章 战壕时代的降临 (1 / 2)
        不只果兴阿像被人捏住脖子的鸭子样,笑声戛然而止。其他人也都缩了脖子,把身体紧紧的贴在了战壕里。直到杂务队的医务兵抬着残肢走的远了,大家的眼睛还是看着医务兵远去的方向。

        不过还好,这个时代的火炮还是以杀伤暴露的软目标为主,对于躲在战壕里的清军影响并不大。除了极个别人,人品逆向爆发和炮弹撞了个满怀,大部分清军还是安全的。清军几次齐射反击以后,太平军的火力也变得稀疏,不得不开始后撤。

        正所谓武器决定战术,拿什么样的枪打什么样的仗。抱着机关枪你可以突突,抱着烧火棍你就只能嘟嘟了。步兵线列战术完全是为了配合十七到十八世纪欧洲流行的燧发滑膛枪,才搞出来的。密密麻麻的站成方阵,是为了对抗欧洲流行的冲击型重骑兵,二就是为了集中火力。滑膛枪没有膛线,不只枪膛滑,弹道也滑。圆形的铅弹,五十米以外就不知道飞到那里去了。所以大家聚集到起,起开枪,这样不只火力密集强悍,打不准还可以拼概率。后来大家都使用步兵线列战术,堆人打堆人,这种打法就更可靠了。瞄准张三打到李四,指着王五干倒了赵六,也算没白开枪不是。

        个别不开眼的国人曾经提出,因为欧洲步兵线列战术盛行而中国只个别出现过,所以欧洲人比中国人勇敢,而且比中国人有纪律性。这种说法就好像是,因为我比张三长的胖所以我比李四脾气好,完全是神逻辑。根本就是看上去很像,所以我相信。因为不懂,所以胡说。

        欧洲人会密密麻麻的站成方阵对撸,不是因为他们勇敢,而是因为枪不靠谱。蓝天白云之下,碧草青葱之间,两队欧洲战士相对而行,在距离百多米的位置站定,随着军官的口令,起举枪搂火对射。这是线列战术常见的场面,不开眼的人看到以后便开始盛赞欧洲绅士的勇武。可以为了祖国毫无畏惧,丝毫不会闪躲,排着队枪毙,多勇敢啊!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阵枪声响过,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站着,他们应该以及带着荣誉去见上帝啦!

        秘密就在他们手里的武器上,能有多半子弹飞去见上帝了,这滑膛枪这玩意儿根本就打不准。所以更多的时候,欧洲绅士们拼的是人品,比的是运气。轮又轮的对射,就像**转盘样,两边其实是在拿运气赌博。直到方勇气耗尽,士气崩溃,然后才是骑兵和刺刀的收割季节。最好的证明就是欧洲战场的伤亡直不是特别高,例如奥斯特里茨战役,这是双方拼死的战役,而且是取得决定性胜利的血战。但奥斯特里茨战役中,双方**军从早上七点狂殴到下午四点半,阵亡不过万六千余人,而且法军才阵亡千三百多人。大部分的联军都不是死于火枪对射,而是溃败中的骑兵追击。真实情况是,欧洲绅士们很勇敢,但其实还没想象中的那么狠。

        中国没有大规模的出现线列战术的原因很复杂,不过如果有人想在中国复制欧洲线列战术,则肯定行不通。不说别的,欧洲战场可是绅士战场,般都不会瞄准军官的。放在中国没二话,老子打的就是军官。没了军官,还怎么列队战,没了队列还怎么排枪射击。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勇敢的,“全军阵殁”这四个字在那本史书里都找得到。唐宋元明就不说了,最窝囊得清朝,最废物得八旗兵,也有镇江驻防八旗全军死城,马尾八旗驻防孤军奋战的事迹。旗人老太太都抡着菜刀冲向火枪阵虽然滑稽,八旗兵也虽然没打什么胜仗,但他们的勇敢也样值得尊重。

        太平军现在搞出欧式线列战术,不只不合时宜,而且已经落伍了。滑膛枪因为打不准所以才只能聚成堆,排着队的对撸。但现在已经是线膛枪的世界了,枪枪都打得准。再这样站在那里排队,就真的是排队枪毙了。线膛枪阵对射之后,估计场上就剩不了几个人了。滑膛枪开十枪才能打到个人,所以十个人起开枪。现在线膛枪枪就可以打到个人,大家还是站开点好。别说欧洲人也还在排队,人家可是也微调了的,人家现在玩的是步炮协同的空心方阵。而且经验是要从实践中取得的,美国南北战争以后,你看还有那个傻冒国家玩过排队枪毙。果兴阿虽然没实践过,但他“曾经”看别人实践过,所以哥们儿挖战壕找掩护吧!再排队就真枪毙啦!

        战壕的时代已经降临了!躲在战壕里隐蔽效果好,而且不耽误前装枪装弹。可以在保证射速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保护自己。刚刚的战,太平军至少扔下了百五十具尸体,而清军不过阵亡两人,伤者也不到十人。三比的兵力,打出了十五比的交换比,太平军完败。

        果兴阿正准备搞个战斗总结的时候,警讯却突然传来,两翼的太平军开始了动。果兴阿搞不清楚太平军是如何联络的,但两边动相当致,几乎同时发起了进攻。兵法上不怎么行的果兴阿,怕太平军有什么阴谋,急忙和丰升阿各从为预备队的突击连,抽了排前去增援。果兴阿去增援佟佳,丰升阿去给纳什帮忙。

        两翼太平军的打法,相当的中国化,都是个百人火枪方阵开路,后面跟着四百冷兵器的步兵。不过太平军遇到的第个障碍,不是土墙防线,而是地雷。黄达平赶路的时候,果兴阿就在埋地雷。不过果兴阿没埋在村口,因为大路上光溜溜的,太容易暴露,毕竟不是触发的嘛!其他三个方向就没这个顾虑了,本来就荒草丛生,盛夏时节更是草木茂盛。别说是埋地雷了,藏俩活人都不容易被发现。果兴阿没有又细又长又坚韧的绳子,所以地雷的引信都是挂在草木中的,太平军走路时绊到引信才会爆炸。

        两边的地雷不断的炸响,不过果兴阿不是特别满意,因为炸到的都是般的步兵,火枪兵都从地雷上走过去了。也得算果兴阿倒霉,这批太平军的火枪兵,应该受过完善的西式训练。不只排队枪毙玩的溜,人家齐步走都是高抬腿的。不在地上趟,当然挂不到引信了。后面的步兵可没这洋毛病,所以才接二连三的中奖。

        黑火药地雷的杀伤力也十分有限。虽然给太平军的造成了不小的混乱,但其实没炸死几个人。不过地雷也有地雷的好处,那就是无法预测,太平军可没有排雷的工兵。只能自己去趟雷的太平军心里压力巨大,行进的速度大幅度的下降。

        果兴阿观察了太平军的装备以后,度非常轻视敌人。两翼的太平军虽然人数比正面多,但是火枪兵不过区区百人,其他人都是冷兵器。装备水平和训练程度,完全和正面的三个火枪方阵没法比。不过真正打起来以后,果兴阿眼珠子差点没掉地上,这帮家伙也太猛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