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白衣军的方略,方从哲的反应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11章】白衣军的方略,方从哲的反应 (3 / 4)
        “迟虎,来,坐”徐兴夏看看四周,找了一个相对平坦的地方,翻身下马,坐下来,和迟虎商量整个南部的整个防务体系。红城堡的战斗,只是整个南部防御体系的一部分。在宁夏镇的南部,还有很多的地方,很多的交通要道,白衣军都要控制起来。

        白衣军准备实行积极的防御战略。什么叫积极的防御战略?就是说,你有打我的迹象,我就率先揍你。揍你的目的,就是让你失去打我的动力。因此,抢夺敌人的资源,瓦解敌人的有生力量,乃是第一要务。具体的说来,就是白衣军将以宁夏镇南部的多个地区,建立游击区。这片地区的人口,都全部迁走,坚壁清野。迟虎率领的部队,就在这里活动,主动的出击敌人。

        他们的目的,是堵截、迟滞、袭扰、疲劳敌人的进攻。他们绝对不在某个地方,死死的驻守。他们也不会长期的出现在某个地方。他们不会给敌人包围的机会,也不会给敌人进攻的机会。他们就像是独行千里的野狼,时时刻刻的盯着自己的敌人,而不管自己到底在哪里。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办,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只要消灭敌人,就是胜利。又或者说,让敌人始终无到达宁夏城一线,就是胜利。

        徐兴夏估计,明朝廷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明朝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到万历后期,已经是病入膏肓,积重难返了。最突出的弊端,就是财源枯竭,入不敷出。打仗是要钱粮的,朝廷的钱粮,不可能很多。换言之,战争不可能持续很久。战争持续的时间越长,朝廷的耗费就越大。朝廷打不过,就只有招安。他们对李自成也是使用这一招的。熊文灿就曾经成的招安了不少人。

        如果朝廷招安,就意味着大规模的战事结束。徐兴夏当然不会相信朝廷真的会放过自己,历史上,只要是走上造圌反道路的,除非是最后自己当皇帝,否则,基本都没有好下场。但是,这对于白衣军的总体方略来说,是有好处的。白衣军要对外扩张,就不能将太多的兵力,继续用在内部的争斗上。毕竟,几十万人的鞑靼骑兵,不是开玩笑的。白衣军必须集中兵力,才能战而胜之。

        这就是白衣军在南线的主要防务策略,让敌人知难而退,望而生畏。当然,如果可以让敌人退避三舍,手足无措,那就更好了。徐兴夏相信,以迟虎的能力,是可以做到的。他麾下的射声军,就是最大的信心保证。固原镇的明军,想要进入宁夏镇,镇垩压叛乱,不huā费一点重大的代价,是绝对不可能的。

        至于东线,主要是宁夏后卫一带。磁窑寨那边,徐兴夏准备交给高一他们负责。从这个方向来的,应该是延绥镇的明军。高迎祥、高一他们,对于延绥镇的明军,应该是相当熟悉的。有他们横在磁窑寨一带,延绥镇的明军,想要进入宁夏镇,只怕也没有那么容易。当然,其他军镇的明军,也可能从这个方向到来。不过,如果其他军镇的明军到来,白衣军的援军估计也到了。

        西面,自然是甘肃镇的官军。他们的数量估计不会很多。因为,甘肃镇本身的明军,就没有多少。他们又局限于钱粮的掣肘,不可能出动太多的援军。张逸的鹫骑军散兵,负责牵制就好。甘肃镇到宁夏镇,千里迢迢的,光是赶路,就足够明军头痛了。

        随着白衣军的新兵,逐渐的训练成熟,白衣军各个部队的军力,都会飞速增长的。届时,随便一支白衣军部队,都能挡住上万的明军。朝廷可以出动的明军,又能有多少万?当年的抗日援朝,出动的明国大军,也不过是寥寥数万人而已。

        最重要的是,随着宁夏城的各项工作,逐渐的走上正轨,白衣军的综合实力,肯定会进一步提升的。特别是三个炼铁高炉的出产,对白衣军的战斗力提升,有着直接的作用。原本制约白衣军武器装备生产的原材料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只要日月铳的产量,达到每天一百支,白衣军就不缺乏武器了。

        有军队,有地盘,有粮草,有穿越者的学识,他徐兴夏需要担心什么?相反的,应该担心的,应该是朝廷,是内阁,是万历皇帝!假以时日,他肯定会击败他们的!”

        京师,紫禁城南部,吏部衙门。

        兵部尚书周嘉谟的轿子,慢慢的进入了吏部的后堂。这是他的专利。吏部乃六部之首,威严是绝对不容挑衅的。别人的轿子,都必须在吏部前面停下来的,只有他是例外。因为,在朝廷的所有重臣当中,就数他的年纪最大了。今年,他已经足足七十一岁了。这样的年纪,还需要劳动他的大驾,可见,事情有多么的严重。

        事实上,周嘉谟自身,也知道事情的严重。他是隆庆五年的进士,他的仕途,经历了整个万历朝。万历朝发生过什么事,他都全部亲眼目睹过。在他的人生经历中,这么严重的事情,最多不超过五次。这次,在宁夏镇发生的事情,他也完全没有预料到。潜意识里,周嘉谟感觉,徐兴夏叛乱,比昔年的勃拜叛乱还要严重。

        方从哲亲自走到轿子旁边,为周嘉谟打开帘子,请周嘉谟下轿。对于首辅大人的礼仪,周嘉谟只是轻轻的点点头,算是回礼。他完全有这样的资格。毕竟,他的资格,真的是太老了。方从哲在他的面前年,就是纯粹的小辈。如果方从哲不这样恭敬的话,背后会有无数的口水飞过来,将他活生生的淹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