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5章奇冤之帅 (1 / 2)
傅友德世代为农,家境不是很宽裕。元朝末年,政治黑暗,民不聊生,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元至正十年,农民起义军领袖刘福通到砀山迎接韩林儿,傅友德即投奔红巾军,成为起义军中的一名士卒。
元至正十七年六月,刘福通遣部将出击,傅友德随李喜喜入关中。
元至正**四月,李喜喜进军巩昌,兵败后傅友德跟随他进入蜀地。这一年,徐寿辉的部将明玉珍占据重庆,攻打成都,尽有蜀地,傅友德便归顺明玉珍。因为不被明玉珍重用,傅友德又转而到武昌投奔陈友谅。陈友谅让他协助丁普郎驻守小孤山。
元至正二十年闰五月,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称汉帝,明玉珍与之断交,傅友德对陈友谅不满。
元至正二十一年八月,朱元璋收复安庆,进攻江州,驱兵至小孤山,陈友谅之将傅友德、丁普郎率众来投,傅友德听说朱元璋前来,喜悦地说:“我
得到了真正的主人了!”朱元璋一看到他就感到很特殊,立即提拔为将领,让其跟随常遇春征战。
元至正二十三年,傅友德随常遇春救援安丰,掠取庐江而还,朱元璋与陈友谅双方发生了鄱阳湖之战,傅友德从战鄱阳湖,驾轻舟挫败陈友谅军前锋。多处受伤,却愈战愈猛,又在泾江口拦击敌军。
元至正二十四年3月4日,朱元璋以武昌久攻不下,亲自前往视察军队。3月20日,朱元璋到武昌,对攻城很关心,诸将从城东南的高冠山可俯视城中,却被汉兵占据,诸将相互观望,不愿前进。傅友德率数百人一鼓先登,面颊虽中一箭,并未因此退却,拔箭再战,继而肋下又中一箭,仍不为所动,终夺高冠山。后傅友德被任命为“雄武卫指挥使”。
元至正二十五年七月,傅友德随朱元璋下淮东,攻取张士诚江北辖区,破张士诚援兵于马骡港,缴获敌军战舰千余艘。闰十月,夺取泰州,围困高邮,转战江淮各地。
元至正二十六年八月,攻下湖州,攻破苏州。由于傅友德军功卓著,擢升为江淮行省参知政事。
明洪武元年,傅友德又随徐达挥师北上,破沂州,下青州,攻莱阳,取东昌,很快就平定了山东。随后南下,平定汴洛。闰七月,会师河阴。傅友德为先锋,北渡黄河,克卫辉、安阳、磁州及广安,集结临清,分兵北进,攻占德州、沧州,直逼元大都,迫使元朝降明。十二月,又进军山西,攻占榆次,进军太原,元守将扩廓帖木儿来援,万骑突至,傅友德以五十骑冲却之,又夜袭其营,扩廓帖木儿仓皇逃走,追至士门关,获其士马万计。又大败元将贺宗哲于石州、脱列伯于宣府。克复太原,山西平定。
明洪武二年三月,傅友德进军陕西,攻克临洮,平定陕西,而后出潼关,西进甘肃,克庆阳,捣定西,大破扩廓帖木儿。而后,移兵伐蜀,领前锋,夺略阳关,克汉中。蜀将吴友仁犯汉中,傅友德率三千骑兵救援,攻其山寨,又令兵士点燃十支火炬布于山上,蜀军惊慌撤退。傅友德因战功受到朱元璋的犒赏,赐白金、文绮。
明洪武三年十一月,朱元璋大封功臣。傅友德以其超群的武略,席卷天下之大功,位次列第二十
八勋,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同知大都督府事,封为颍川侯,食禄一千五百石,赐免死铁券,子孙世袭。
洪武四年,朱元璋任命傅友德为征虏前将军,与征西将军汤和分道伐蜀。汤和率廖永忠等乘舟从水路攻瞿塘,傅友德率顾时等以步骑出陇西。朱元璋对众将说:“蜀人听说我军要西伐,必定将其全部精锐部分东守瞿塘,北阻金牛,抵抗我军。如果出其不意,直捣阶、文,门户已毁,腹心自溃。兵贵神速,只怕军队不勇猛啊。”傅友德疾驰至陕,召集诸军声言兵出金牛,而暗地里却率军直趋陈仓,攀援岩石,昼夜行进。抵达阶州,击败蜀将丁世珍,攻克此城。蜀人弄断白龙江桥。傅友德军修桥渡江,攻破五里关,于是攻克文州。然后渡过白水江,直趋绵州。当时汉江水涨,不能渡江,傅友德军为此伐木营造战舰。为将军威通达瞿塘,于是便削成数千木牌,将攻克阶、文、绵的日期刻上,投入汉水,让它们顺流而下。蜀守军见后,全部解体。
当初,蜀人获悉大军西征,丞相戴寿等果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