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话别众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八章话别众将
        比起他的哥哥天启皇帝,崇祯一点都不糊涂,不仅不糊涂,而且他是相当的聪明睿智。不然的话,就凭他多年来搞不清qing况那个样子,上任不久就彻底把魏忠贤的阉党连根拔起是根本就做不到的。

        但不糊涂并不证明他没有缺点,这个缺点似乎不大,但是很致命。那就是多疑。平常人的多疑不会有什么问题,但皇帝是一个guo家的决策者,他的一举一动都影响深远。

        正因为多疑,他才不能对大臣们完全相信,却也正因为如此,大臣们也都有些惶恐。不惶恐的人倒是也有,比如这位刘鸿大人,可他却偏偏的倒了霉,正因为这东林党的身份。

        当然了,倒霉的并不是他一个人,上上下下京官外官,三品以上的调动或者罢黜了十多个人。

        坦率的说,刘鸿这个东林党的身份在他的升官过程中也曾经为他助力,但是如今却也连累了他。可谓是成也东林败也东林。

        这一次崇祯采取了比较平和的手段来消除他心中认为可能会存在的隐患。大部分关键且比较重要的职务,都是采取了明升暗降的办法,把他们调离。这样做尽可能的bi免了人心的恐慌,也照顾了很多人的qing绪。

        但是刘鸿却一头雾水,他望着nei阁飞签火票正在疑huo不解。自己在辽东地区经营两年之久,屡屡挫败努尔哈赤父子的进攻。而且这一次朝廷给山海关增兵添饷,正是要甩开膀子大干一场的时候。怎么这个时候要把自己调回京城委任虚职呢。

        不仅刘鸿想不明白,他手下的这些将官们也都想不明白,这个时候怎么能够轻易调离主帅呢。现在山海关的一切都在上升阶段,把一个主帅调走,接下来的事qing怎么办。

        然而圣旨毕竟是圣旨,皇帝也是金口玉言,开了口就不好收回。疑huo不解也得执行,在离开山海关回京之前。刘鸿召集了四品以上将官们开了一次会。

        他知道很有可能这是他作为蓟辽督师在这里开的最后的一次军事会议了。因此也是比较重视。

        山海关四品以上官佐有几十人,都聚集在中军帐中。在他们中间,凌云这个游击也并不起眼。

        但就算是不起眼,也毕竟有了列席其中的资格了。可凌云并不为此而欣wei,刘鸿已经很少召开这么大范围的会议了。

        他很快就知道了圣旨的nei容,并且预感到了这是要变天的节奏。刘鸿的离开,很有可能说明更上一层的支撑倒塌,或者是受了什么样的连累。别看现在旨意上面些的风光,什么晋封太师之类的。但这也同时就意味着蓟辽督师这个职务没有了。

        兵权在一瞬间就被剥夺的干干净净,丝毫不留一点痕迹,真的是干净利落。凌云有些莫名其妙的失落感,他感觉刘鸿的离去,将会带来在山海关全体官兵中的一个低谷期。

        自己的突击队刚刚组建,虽然现在为了bi讳也是为了防止对方的qing报部门,没有命名为特ZHAN队,但他还是用热兵器时代的标准来训练这些士兵们。

        并且尽自己所能的为他们去争取能够争取的一切,自己任xing大胆,随便制定和执行作ZHAN行动,做了很多出格的事qing,这一切不过是因为刘大人的bao容,要是换个不开窍的人来经略辽东。自己不会伺候的,轻则三天两头挨板子,重则很可能就被军法从事了。

        他简直不能够想象,如果刘鸿离开以后,再来了一个新的边帅。山海关将会陷入一个怎么样的局面。更重要的还不是这些,俗话说是肉就要烂在锅里。山海关nei部出点什么状况,还是能够nei部调控的,万一被盛京的皇太极听到了什么风吹草动的,要来进军征伐。

        在这个时候,并凶ZHAN危,军心不稳,说不定就弄出什么事来。很可能这座天下第一关就不一定能够守得住。这才是最为让人揪心的事qing。崇祯此举,可谓是自拆长城。

        凌云百SI不得其解,在史书来看的话,崇祯的形象虽然是那种卖力干没结果,但也是个刚烈之主。所谓天子守guo门,君王死社稷说的就是他。

        就连他的老对手李自成也曾经在一篇檄文了这样说,说明朝君非亡guo之君,臣皆亡guo之臣。这样一个应该印象相当不错的皇帝怎么总是出昏招呢。

        自从凌云来到这大明时代以来,别说刘鸿的这次遭yu,就是他自己也曾经糊里糊涂的被罢官,又糊里糊涂的被起复。当时还在琢磨,说皇上这人还不错,知道自己犯错误就改。还算可以。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