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风云突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六章风云突变
        放下山海关暂时不说,再来说说京城方面。这段时间,表面风平浪静的京城却暗liu涌动。有一个人据说要来到京城,入阁拜相了。

        这个人其实是一个比较有名气的人,他的诗文一直都影响力颇大。而且他的名气在后代也超越了很多在当时比较有名的政治人物。

        之所以这个人名气大有三个原因,一个是他确实文化水平比较高,当然了这个肯定不是主要的原因,文化水平比较高的人的确有很多。第二个就是他曾经加入过一个社团,并且慢慢的还成为了这个社团的领dao,偏偏这个社团比较有影响力,叫做东林党。

        第三个原因就得另起一段说了,因为他的名气可能更多和这个原因有关。他娶了一个老婆,据说还不是正室。但这个老婆显然要比他的名气要大很多,秦淮八yan之一的柳如是。

        铺垫了这么多,相信看官们已经知道这个人是谁了,他就是钱谦益。这个钱谦益,要说也算是个人才,不过做的基本上都是些不怎么露脸的事qing。比如说在科举中作弊买状元,结果花了几万两银子也没办成,只买得了一个探花。

        不过探花也就探花吧,至少也算是三鼎甲之一,更重要的是钱谦益也获得了入仕做官的资格了。而且还熬了个考官,一般来说考官这个差事算是一个大肥差。

        在官场里,你说什么官职最为让人羡慕。是尚书还是侍郎呢?都不是,是考官。如果是一个比较正直的考官,那么就算他在这场考试中没有营私舞弊的行为,那么他录取的考生们也全部都是他的门生,这些考生们一旦考中,就是guo家的官员。

        这些官员哪怕是举人出身,也可以弄个八九品的官职,至于进士那就更不必说了,直接最低从县chu级起步。这些官员会去找老师拜码头。然后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师生之间会结成很牢固的利益同盟。

        如果不是正直的考官那就有了另外的一说了,毕竟那时候的科举考试不同于现在的高考。现在的高考你哪怕是考上了清华北大的,毕业之后你还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没有bao分配那一说。

        但是古代的科举,只要是考中了,就是最低九品的官员。按现在话说最低也算是个实职的副科级。现在你想买个公务员来做,估计都没有什么门LU吧,何况上来就直接是领dao呢。

        那买一个考中需要多少钱,这个就自不必说了吧。而那场由钱谦益作为主考官的考试中,钱谦益收了一名考生的钱。偏偏这名叫做钱千秋的考生做事不大周密,事后被人给揭发了。就连约定的密码也被人给捅了出去。

        这下可就彻底的没办法了,因为是东林党的领dao,最后得以被从宽chu理,剥夺一切官职回家养老。

        但是这件事怪就怪在,明代官场上有一个潜规则,那就是只要一竿子没打死,总会有小强能够缓过来。那叫做起复。

        钱谦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是从礼部右侍郎的位置上下去的,过了不到半年的时间,不知道走了谁的门LU,竟然起复为漳州知府。

        当然了,这只是一个名义上的说法,漳州那个地方位于福建,当时还属于并不怎么开化的地方,被人称作穷山恶水,富家子弟出身的钱大人自然不会去那种地方受苦。所以在得到起复为漳州知府的任命之后,称病并不赴任。

        然后继续疏通关系,所谓疏通关系,当然也就玩命的砸钱了。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是并不准确的,应该是有钱能使磨推鬼。因为不知道走了谁的门LU。就在漳州知府的票逆下达不到一个月后,竟然吏部又下了公文。

        这一次,竟然是任命为大理寺正卿。要知道,大理寺和刑部、都察院合称为三法司,可以说大理寺就是相当于最高检,那么这个职务就是最高检检察长了。

        这样的一个正三品职务自然不是吏部尚书随便就能够做主的,需要皇帝点头,吏部才能备案登记。难道说皇帝原谅了钱谦益,或者是谁在皇上面前说了好话起到了作用。这个并不得而知。

        反正钱大人对于这个新的任命还是比较满意,因为被罢官的时候他都没有到现在的这个位置。所以他再没有丝毫的迟疑,接到任命状就立刻收拾了东西,准备赴京上任。

        有时候,谣言有人制造也就有人去传播,本来钱大人要上任的是大理寺卿。但这事怪他自己不低调,接到任命以后沾沾自喜。导致家人随从之类的人也并不低调。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