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2 战绩颇丰 1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72 战绩颇丰 1 (1 / 2)
        不过,三天未过便烦腻不振。所到之处,无非小桥流水,楼台亭阁之类,看去大同小异。不过,当娜娜丝和他一谈到他欲将在银华区的施政蓝图时,他就会马上来了兴致。一天,娜娜丝带着他登高,一口气登上山顶峰,陈文一口气吁将出来,随即吟出一首《七绝》来:“踏破白云万千重仰天池上水溶溶横空大气排山去砥柱人间是此峰!”。

        然后陈文告诉娜娜丝,他来到银华区,市里市委周书记亲自把他找到自己的办公室里谈话,面授机宜:“陈文,你在以前的平县的改革脱困攻坚中战绩颇丰,有一种“自强不息自救”的理念,现在你将转战到省会的银华区,这是壮观的一幕。因为那里是我们定位为我们省会城市一颗重要的棋子,发展好那里任重道远,你去了顶上,我要送你一头牛,一头西部牛,我希望你走到哪里是去勤劳耕耘,而不要计较个人得失。”

        娜娜丝那时得知陈文是带着市委周书记的重托来到银华区的。但是,他带着重托,又上上面支持,怎么还有时间叫她陪着他游山玩水了,一抒心里英雄之气呢,他陈文赶紧去建功立业呀!当娜娜丝带着这些疑问问询着陈文的时候,陈文告诉了她他来到银华区受到的种种抵制的事情经过。

        事情是陈文刚来到区里时,便召开会作了自己施政的方案报告:“银华区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也必须有一个新的增长极,发展新的产业,尤其是高新科技产业。而现有的银华区中心区以及周围几个老的片区,显然已无力承载起这个历史任务。正是基于这个形势的需要,我们银华区委、区政府从城市总规划修编开始,就考虑银华区要的新的发展方向,即把银华老区作为一个新区定位。通过建设新区,拓展银华区城市空间,给中心旧城松绑。形成旧城新区双提高、双中心良性互动的格局。银华区的规划,向建设生态型、数字化、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城市目标进击,如果说,过去的七百余年,银华区城市建设基本上是在盆地里进行量的扩张与质的提升;那么,银华区的出现,以拓展空间为特征,进行一个超越自我、再铸自我的新时期,银华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你具体如何执行呢?”区里计划局局长唐晶率先发出疑问。

        这个好办,我们要通过率领招商团南征北战,想通过招商引资,以城市建设为突破口,不顾一切推销我们的“经营银华区”理念,因这个新兴的理念和改革创新敢打敢拼是相辅相成的。

        “把我们银华区作为推销对象?”参会的区里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议论纷纷。

        陈文说:“我希望我们银华区既不像华盛顿,也不像纽约;既不像上海,也不像北京。我们银华区的文化是独特的。没有卢浮宫,巴黎是什么?没有音乐,维也纳是什么?所以银华区城就是独一无二的。经营城市’的理念是我们最大的优势。‘经营城市’的新理念,可以这样说,国企是国有资产,城市本身也是国有资产。政府挣钱,不仅可以通过征收企业的税收,也可以通过经营城市使财政增收。企业可以由董事长和总经理来管,而城市只能由市长来管,如果市长的兴趣不在城市而只在企业,这个城市就会因疏于管理而荒废。脏乱差的城市,以经济眼光来看,就意味着悄悄地贬值,也就是国有资产的流失。市长不管企业,还有董事长和总经理;市长如果不管城市,城市就无人去管。所以,我们要经营好的我们城市,让经济快速增长!”陈文意气风发地说。

        可是,他的这个表现被银华区书记兼区长庄胜利认为这个人是一个夺权之人,而且表现被誉为极具煽动性。

        陈文并不知道庄胜利已经对他产生意见,还继续在那里说:“老城已经拥有成熟的经济圈,但是空间拓展不大,而银华区,连接老城新区,让经济极朝银华走,将带动整个银华区的经济圈扩大,使我们银华区变大,变强,经济快速提升。”

        陈文的话音刚落,庄胜利在这场施政报告公上提出了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政府是干什么的?”庄胜利黑着脸说。“现在我们中间有些同志,特别是之前银华区的某些同志肯定会说,政府就是要发展经济。这种观念如此流行,以至于大家对此不假思索地接受了。然而为了银华经济不顾一切的做法,这种观念其实是很不恰当的。”

        “庄区长!”陈文打断庄胜利的话。“我们省会城市是全国经济最落后的城市之一,说起投资,我们就是做了努力,不要说外商,就是国内的商家,都不太愿意来。我们银华区就是不说经济猛然增长,但是我们起码要保证让我们银华区经济不能下滑。所以,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我们也是在背水一战。”

        “陈副区长,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庄胜利立即反驳。“政府只需管好自己应该管的事情,这是经济转型时期政府的责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是让你这个市长去当厂长。市政府办开发区,县区政府也办开发区,难免要撂荒大片土地;至于银华区为了发展经济,甚至要动起了我们市委市政府的主意,这样的出发点很值得怀疑!”庄胜利毫不客气。

        来到银华区受阻,而且是区胜利的明显反驳,这是庄胜利没有想到的,陈文当即来到市委找周书记报告。

        执勤武警给他的车敬了礼,打旗放行。通过门岗,便是一片参天大树,树荫里,分布着一幢幢楼。组织部是那幢苏式建筑,在铺着红地毯的走廊市委大楼里,市委周书记面对面地问了他一些有关于银华区城市建设规划的理念。

        面对周书记,陈文把自己对银华区城市规划策略的理念大致先说了一遍:“德国建筑大师奥托.施泰德勒认为,典型的城市生活区要具有五大要素:一是位于彰显文化地位;二是享有大型自然景观;三是拥有大规模民众社区;四是拥有国际化水准、多元化配套;五是拥有灵活间隔完美的室内生活空间。我们银华区城市规划上就缺少这些现代城市的生活体现。现在已经是90年代中期了,在我们国家深圳,上海这些先进的城市,已经有了高端楼盘。但是与事实不相符的是,我们现在报纸都说我们民众多少多少住进了高端楼盘,我看见有记者这样的报道:“老百姓已经住进高尚楼盘,住上新发展起的高尚楼盘的人越来越多,楼盘纷纷崛起,代表一个新的居住文化的兴起。在这些高端楼盘里,优雅的环境、尽可能多的生活配套,令人眼光为之一亮,老百姓的人居文化也揭开了新的一页。从此,花园、曲径、亭台、雕栋、水池、假山、瀑布等以前被视为资产阶级腐朽生活元素的东西,开始快步走入老百姓的生活,并成为有特色**建设的一项成果,人们的居住环境也跟随着发生了巨变。周书记,这样的报道看似是城市发展了,我们执政者有业绩了,但是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吗?那样的报道并不是我们银华区的城市规划理念,我们银华区是落后的,如果我的业绩只是以修几幢高档住宅代表我们有业绩了,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这样的说法其实和老百姓的真实生活毫不接近。至少,在我们银华区,还有更多的老百姓真实的情况是住不起房,那些高端楼盘里住的都是外地来的有钱人,我们银华区的老百姓又能有多少住上了高端楼盘?如果有哪个记者说有多少多少住上了,那纯粹就是放屁!”

        周书记很吃惊地看着陈文,说到城市规划理念,陈文的清绪十分激动,也十分难受,作为一个政府人,他却对而政府的“口号”显得不满,也毫不客气,确实,在他之前庄胜利打报告说陈文的冒进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同时,周书记也看中陈文的锐意进取。

        “嗯,那你给我谈谈你理想的未来的银华区的样子?”周书记不由地问道。

        “我希望我们银华区在自然景观的与民众息息相关。城市中的绿色是珍贵的,民众的居住大区是我们银华的首席绿色领地————要改造,让银华区的明河“水变清、岸变绿、景变美”,沿河两岸处处花红柳绿,景色宜人;清流悠悠,鱼虾重现;滨河步道、沿河景观交相辉映……这些城市规划要达的效果,最终享受到的广大的百姓,但这些终究都离不开我们银华的经济发展,“与世界一流城市相比,我们银华区更需要的就是真正的商业精神。对于银华区来说,真正意义开发精神更是非常缺乏,而我们的开发意识认知常常还把市场经济当作是政府部门的附属体而存在的。现在,虽然我们很多机关,很多的部门所承担着开拓创新,但是仍然更深刻地存留着官本位的痕迹,还缺乏进取、拼搏、冒险的创业精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