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0章 星星眼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30章 星星眼 (1 / 2)
        第1130章星星眼

        露胎工艺并不算什么很特别的工艺,难度也不高,甚至,说的直白点,所谓的露胎工艺制作出来的瓷器是不施釉的陶器。品手机端

        然而露胎工艺在被应用在龙泉窑刻花瓷以后,显得颇有雅趣了,不但保留了龙泉窑那如同玉质一般的青色釉质和釉色,还保留了刻花本身的精美,兼具两者之美。

        要知道,龙泉窑的卖点除了那似玉一样的釉质外是各种各样的刻花工艺了,然而这两者有点无法共存,釉质肥厚会遮掩住刻花的细节,釉质淡薄体现不出釉质的润泽了。但露胎工艺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可以让龙泉窑最为出色的两项工艺在一件瓷器共存,这一个小小的创新在元代大受欢迎,很多刻花类龙泉瓷都采用了这类工艺。

        当然,基本也龙泉窑用得着这种工艺,因为其他窑口对釉质的追求跟龙泉窑不同,一般釉质不会像龙泉青釉那么肥厚,施釉工艺也各有诀窍,像是德化窑很好的解决了釉质与刻花之间的矛盾。

        相对而言,龙泉窑这种露胎工艺有点落伍了,毕竟一整件瓷器边其他地方都有釉质覆盖,唯独脸部没施釉,多少显得有点别扭,算匠人的手艺高明,能将漏出来的胎质和被釉质覆盖的地方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在色调依然有点差距。

        也正因如此,到元代以后,龙泉窑逐渐没落了,而是被更加精美的其他种类的瓷器所取代。

        从古至今都一个道理,工艺落后的企业注定会被时代所淘汰,龙泉窑的没落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元代之后,龙泉窑开始走向衰败,到明末基本完全没落了,到康熙年间也彻底停工了。

        所以看到这种露胎工艺,只要确定是真品,那么有很大概率是元代留下来的老物件,因为到明代以及往后的人们已经不再喜欢这种半遮半露的施釉风格,那个时候的龙泉窑也烧烧盘子碗罐子瓶子这种用不着露胎工艺的瓷器,基本已经放弃了刻花类瓷器。没办法,在跟德化窑的竞争,龙泉窑真的已经完全处在了下风。

        要知道,龙泉窑跟德化窑差不多活跃在一个时代,也是从宋代开始暂露头角的,然而德化窑越混越好,尤其是在龙泉窑没落的明代,德化窑迎来了一波高速发展期,那个时候的作品算在现代人看来依然可以称得是精美绝伦,甚至到现在为止,德化窑的工艺和风格依然大受市场以及瓷器手艺人的追崇。

        然而也正因为龙泉窑相对短暂的巅峰期,造成了一种“物以稀为贵”的局面,尽管龙泉瓷在某种程度并不如德化窑那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可精品龙泉瓷依然能卖出很不错的价格。

        像徐景行花五万块拿下的这件佛龛,感觉卖个二三百万根本不成问题。

        这件佛龛本身是精品之作,从各个方面来讲都是龙泉瓷的工艺巅峰水准,算不太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也不会影响到佛龛的市场价值,因为总有喜欢这一类型的。

        徐景行将这件佛龛的里里外外下下前前后后的讲了一遍之后,陈笑烟和徐景菁的眼睛里都快冒出小星星来了,跟见到了崇拜好久的偶像一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