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第1042章 傻大笨粗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卷_第1042章 傻大笨粗 (2 / 3)
        (本章未完,请翻页)

        景行看赖就非常之出色,从制作工艺到艺术造型都是碗中上品。

        大家都知道,碗类瓷器的造型相对而言比较单调,毕竟只是个碗,不可能像瓶子那样搞那么多花样儿出来,高度、口径等尺寸数据都是有一定限制的,变化稍大,不是变成了茶盏就是变成了小盘或者小盆、小缸、小罐啥的,只有在一定尺寸范围内的那种器型才能叫做碗。

        因为被尺寸所限制,造型上也没有太多的花样可以鼓捣,所以碗形瓷器的外形其实是比较难把控的,制作一直外形合格的碗,对手艺人而言几乎没有任何难度,但想要制作一直造型精美的碗,难度就不是一般的高了,很多老手艺人都没有那样的信心去尝试。

        就拿折沿碗这样的造型来举例子。

        折沿碗的精髓和点睛之笔在于外折的口沿,但这个口沿外折的角度、外折的高度、折沿本身的弧度以及折沿与碗本身的比例都非常讲究,如果不是精通工艺美术的专业人士,是很难掌握这些细节的。

        就像人们都知道黄金比例,但如何将黄金比例这个要素运用在一件瓷器上、使这件瓷器看起来更美,这就不是一般人所能掌握的了。

        同样,是个手艺人都知道折沿碗看起来会比较美,但如何实现这个目标,真的非高手所不能。

        好在徐景行虽然不是什么制瓷大师,但却精通工艺美术,懂得欣赏、鉴别甚至掌控运用这种技能,一眼望去就能确定这只折沿碗的造型是真正的高手设计和制作的,各方面的尺寸几乎无可挑剔,尤其是外折的口沿使得这只口径足有二十公分的大碗看起来多了几分轻灵和飘逸的气质,极具乾隆时期的特色。

        明代的瓷器以“傻大笨粗”为特色,虽然这只是人们略带戏谑的一种说法,但也足以看得出来明代瓷器的风格,其中尺寸广大风格粗犷这一点是无论如何也跑不了的,这二十公分口径的大碗就是典型的例子。

        但这只折沿碗却把大海碗一样的明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代瓷碗制作出了乾隆时期的轻盈灵巧之风,不得不说设计者的造诣之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