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二十九章 儒生再次捣乱 (2 / 3)
中国宋朝时候,银票、会票等就已经有了很广泛的应用了,纸币其实就是定额的银票,不过使用更加方便。
而到了大明初期,又有了宝钞的发行,这玩意基本上就和纸币没有什么差别了。只是大明的那些个只读圣贤之书的儒生们,不懂金融,所以把宝钞给玩废了而已。
因为知道现在大明那边的市场上,对于宝钞有了很恶劣的印象的缘故,陈信不敢贸贸然的发行纸币。
现在大明是王国最大的贸易对向,一旦在条件不成熟的时候贸然弄出纸币,把自家的信誉给赔了进去,那事情可就大条了。
所以,经过商议之后,内阁决定先用能够被绝对掌控的军队,来做一下纸币发行的实验。试探一下纸币发行的各种流程,还有看一看市场的反应。
不过使用军票这种纸币试探市场,在方便大众使用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麻烦,被人仿制造假就是其中的麻烦之一了。
银票、会票的数额比较大,可以在每一张上面加上特制的防伪措施。
陈信穿越前看过的相关纪录片,还有资料上都过,清朝中后期的山西票号就有水印,票面上有一些吉祥的文字、图案之类的东西,实际上这些东西全部都是隐秘的暗语。并且,这些暗语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大规模的进行一次调整。
更加让人吃惊的是,在银票上书写数额的比划中,还有很多不起眼的特殊写法,比如是某一处墨迹比较浓,某一处的墨迹比较淡,或者是挑起的勾儿有多大的角度等等,这些都是有讲究的。
还有一些个票号,在银票上还编写有特殊的编号,加上兑换时候必须要出的密语,总之,银票是具有很高的安全性的。
所以,在各种记载之中,往往对于那些钱庄分号的掌柜,都必须要控制住其家眷,就连他们和家里面人之间来往的书信、衣物、包裹的往来,都要通过总号的检查之后再进行一次中转,一切都是因为这些个掌柜的,知道银票上面所有的防伪细节的缘故。
而军票还有未来的纸币等等,绝对不可能像是大面额的银票、会票这样进行操作,因为陈信发行纸币的原因就是为了把蛋糕做大,以金融手段加快王国的发展速度。一旦搞的和钱庄的银票似的,那发行量可就上不去了,那也就只能赚个通兑、转运的利,太不符合穿越者的身份和志向了。
所以,法相纸币的风险,也就比银票之类的更要大上一些了。这不是,才发行了不到半年时间,就有人敢进行仿制了,这完全就是虎口夺食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