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八章 机智 (1 / 2)
毛遂按剑近前,面无惧色、语气铿锵地道:“赵楚合纵对楚国来实乃百利而无一害之事,你们楚国有土地五千里,兵甲上百万,怎么也称得上国力强盛了吧?但是秦国的白起只带几万兵马就轻而易举地攻占了你们的好几座城,又把攻来的城改为秦国的南郡。这样的耻辱和仇恨,不是每个楚国人都应该永世不忘的吗?难道大王就不想趁此机会为楚国报仇雪恨吗?再者,秦国早已有一统天下的野心,如果赵国亡了,楚国势必也不能长久。想当年,苏秦首次提倡合纵时六国团结一心,以至于秦国整整十五年里都不敢冒犯一步,这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吗?况且魏国与我们赵国一向交好,我们有需要时他们必定也会遣兵支援,若楚国和赵国合纵,再联合魏国与韩国,便可将秦国的精兵灭于邯郸城下。届时我们再乘势向西挺进,你们楚国便可收复失地,一雪旧仇,如此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您却犹豫再三不能定夺,到底是为何?”
听着上官澈绘声绘色的讲述,想象着毛遂在楚国朝廷上这番话时的表情和语气,江月棠也很受感染。
“毛遂的这番话真是言之凿凿、鞭辟入里啊!”江月棠感慨道,又问:“后来楚王应该答应了吧?”
上官澈点头,:“楚王觉得他得十分在理,便答应了。于是毛遂、楚王和平原君三人便在朝堂上歃血为盟。回到赵国后,平原君对毛遂:“毛先生在楚国的朝堂上义正辞严,针针见血,不仅促成了合纵之事,还大长了赵国的威风,实在让我敬佩!”遂将毛遂视为上客。”
“‘毛遂自荐’这成语便出自于此。”上官澈又。
江月棠点头。
她昨天看书时正好看到这个成语呢。
上官澈摸着她的头:“在谋士资格赛的谋略项目里,口才是必考项,故讲谋略时就必得讲到口才。日后等你真的当了顶级谋士,会有许多需要用到口才的地方,所以关于这方面的典故和知识也一定要多知多学啊。”
“明白。”
“来,我考考你的口才。”上官澈,并把江月棠放回了椅上。
家伙立即一脸专注地看着他,等着他出题。
上官澈微笑道:“某位官员共有九个儿,因而时常为儿太多而忧虑,另一位官员只有一个儿,又常常为儿太少而发愁。这日,两位官员一同接待一位远道而来的朋友,席间,儿多的那位官员首先向这位远道而来的朋友倾诉自己的忧虑,如果你是这位朋友,你会怎么安慰他?”
这似乎不太好安慰呢?家伙在心里道。
想了一会后家伙学着大人的语气道:“朋友,好不嫌多,日后待他们都成才了,你可就享大福了。”
上官澈大感惊讶。
她这个年纪的娃竟然能回答得这般无懈可击,实在超乎他的意料。他赞许地:“非常棒。但是这样一来那位儿少的官员恐怕就要不悦了。”
江月棠便接着道:“朋友,好无需多,一个顶几个,还很省心呢。”
上官澈哈哈大笑,道:“你的回答有据可依,又能让在座的人皆大欢喜,非常了不起!来,先喝口水歇息一下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