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11章 回京教子 (3 / 3)
制霸四海,造福大明。这是父皇的宏愿,也是儿臣一辈子努力的方向。”
“嗯,你能如此想,说明你母妃等人也有努力。记住唐太宗的那个典故,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今后在处理政务时,除了要明察秋毫之外,也要学习运用一些手段和手腕。朝中有些老臣子虽然忠于父皇,但并不等于一定支持你。这就需要你平日里积累。
当然如果遇到一些老顽固,也不能一概予以压制,那样反而影响你的威望。朝中百官,志同道合者,辩而亲之;道不同者,敬而远之。但切不可以以为亲小人,远贤臣,巧妙之处就在于一个辩字和敬字。对于自己亲信,一点要有个深刻的人事,辨明真伪。
而对于那些暂时还无法附和自己的贤臣,要保持必要的敬畏,但不能远到让他们心寒甚至离去。一个人事断然治理不了天下的,一团和气也断然治理不好天下的。
忠言逆耳这样的道理历代君王都懂,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寥寥无几。你能做到时刻提醒自己,偶尔听进去一些也算是天下之福,大明之幸。”朱显波读过后世圣贤书和古代历史书,知道大部分人事做不到的,尤其是九五之尊。一个皇上的成就,大部分在太即位之前就已经决定了。
他现在也不指望朱朝阳能够全部听进去,但总唠叨总比从来不说的强。朱朝阳以前嗜武,现在看起来还是对做一代明君有兴趣。得找个人好好帮帮他,太早的主政不一定是好事啊。
当然如果朱显波能活到一百岁,他想现在就进行政体改革,但这个世代实行**、**自然不现实。能够建立西方那样的贵族元老院和英国那样的议会也不是一朝一夕的。能够为后代君王设置些限制措施,让大明领先全球进入资产阶级革命也算是万幸了。
当然朱显波也越来越感觉到和朱朝阳长期相处的重要性了,毕竟儿子刚成年,也没有经历过大风浪。很多时候自然而然的就是拿父皇做榜样。
“父皇以前对于关心的有点少,今后父皇在京期间,你有什么事情提前禀告下,想来就来,事无巨细,父皇尽量和你一起商量,哪怕是你家里那位和闹脾气了,父皇也能帮你出主意哦。”
“儿臣一定常来。”说到家中那位,朱朝阳还是真实没少好办法,自己如今只是储君,自然不能大选四方,而李自成又是朝中重臣,李薇月虽然算大家闺秀,但明显没有准备好和众多美女分享一个男人。
“嗯,另外父皇这次去了波斯和澳洲,感触颇多。大明老百姓和这些地方比起来还是要强很多。今后大明在外交上也可能需要做出一些表率来,比如为当地修建基础设施,只有当地的经济繁荣了,大明才能从海外贸易中得到更多的利益。
所以在后面的预算中,关于援助澳洲和波斯的问题上,你替父皇把把关。要不失大明威望,也不能超额,当然重要的是落到实处。”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