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3章 立储君 (3 / 4)
这其实也是朱显波整个春节在思考的一件事情,毕竟朱朝阳从目前表现出来的气质来说,并不差。而自己要推行改革,必须稳定住朝中的局面,让某些人断掉幻想也是一种选择。
那些原本中立立场或者朱朝阳的支持者总算松了一口气。而反对者也松了一口气,准确的说是泄气,皇上看来早有准备,他们今天是仓促应战没有胜算。
“皇上选贤任能,微臣赞同。只是汉王殿下如今远在印度,如若册封,皇上可否下旨另选贤臣换回汉王殿下?”徐光启小心翼翼的问道。
他这番话有好几层意思,最明显的无过于他徐光启拥护皇上的决定。至于礼节上,国之储君理应呆在京师协助皇上处理朝政。大明的当朝太子远在印度做生意,这些士林出身的官员们一时无法接受。
“微臣赞同徐大人,皇上,请即刻下旨召回汉王殿下,早日完成册封。”原本就是朱朝阳的支持者的王拓在朱显波宣布要立储那一刻也没反应过来,前些年他和诸位大臣提过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曾经一度都只差宣布了,皇上还是压了下来。
如今选择这个时间点宣布储君人选,王拓也一直担心朱朝阳落选,现在总算一颗石头落地了,见到徐光启支持皇上的决定,王拓也迫不接待的表态。
政务院首相、锦衣卫指挥,两个权倾朝野的一品大员相继表态,其他臣子只好陆续站队,毕竟皇上这次立储君选的是长子,符合祖制。
但是有一部分人例外,为首的就是国丈兼副相王承恩。
“皇上,国之储君,身负使命关系重大。而汉王殿下远在印度,微臣建议等汉王殿下回京之后皇上再做决定。”
王承恩的这番话看起来和徐光启差不多,实则有天壤之别,他也强调了朱朝阳人在印度,册立储君,本人怎么可以不在场?言下之意,本人可能不同意,又或者在汉王殿下回京的这段时间里皇上会改变主意,当然如果再阴暗点,这汉王殿下也许回不来呢?
“是啊,皇上英武神明,体魄健壮,设立储君不急于这一时。”王承恩一言既出,立马有人附和,虽然表面上没有反对朱显波立储,但是他们的策略和王承恩一样,能拖则拖。谁知道将来发生什么事情。当然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没有比今天皇上立即决定册封汉王殿下对他们更糟糕的结果。
好在符合王承恩的臣子毕竟还是少数。朱显波又把眼光投向了刘立洋。
这个刘立洋也不知道为啥就是不愿表态支持朱朝阳,这些年来,朱显波一直想让他改变主意,甚至将朱朝阳调到兵部做侍郎,成为他的直接手下。他虽然没有像王承恩那样明确反对朱朝阳,并有自己的候选人。但骨子深处他还是倾向于支持朱朝光甚至张蕾的儿子五皇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