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万松书院 (2 / 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45章 万松书院 (2 / 9)
        次日,严嵩又来见驾,听候皇帝对于杭州治政的垂询。严嵩的准备远比谷大用周详,对答如流、谈吐不凡,正德皇帝闻言大悦,不禁向杨凌投以一道赞赏的眼光。

        谷大用、严嵩这些管理税赋通商、地方政经的文官和许泰、李森、白重赞、许泰等可信可用的武将,可都是出于杨凌的举荐,现在看来,杨凌果然有识人之明,这些人干得还真是有声有色。

        正德皇帝听罢严嵩的陈述,呵呵笑道:“来呀,给严爱卿看座”。

        严嵩受宠若惊,连道不敢,杨凌笑道:“皇上赐座,岂能推辞,你就坐了吧”。

        “是!”严嵩长揖一礼谢坐,这才欠着屁股坐了半边椅子。正德皇帝喜滋滋问道:“朕此次南巡,便要看看江南各阜的发展,了解一下地方民情。严卿,听你方才所述。杭州现在工商兴隆、交易广泛,朕甚是欣慰呀。你且说说,尚有些什么情况?”

        严嵩拱手道:“皇上,杭州工商业发展十分迅速,不过苏州近在咫尺,以发展工业为主,是以臣在杭州,则以商业为主,彼此互补,又不必太过争夺资源。

        如今,杭州商业有四百三十三行,是最齐备的商行大阜,借助运河、海运和陆运之便运,枢纽结于天下。已和日本、朝鲜、吕宋、南洋、波斯、大食等近五十多个藩国和地区建立了贸易。

        在商业上,由于朝廷取消朝贡制度,代以通商贸易,平等交易,各取所需,而一剑书城且制订了详细地律法,臣依律行事,又得皇上和朝廷的支持,所以没有什么大问题。

        杭州居民现在百四十万,每天消耗鸡、猪肉食巨量,已有农户专门饲养,以此为生。官府对此予以保护和鼓励,一旦因瘟病或出售困难造成重大损失时,官府是会予以补给的,以免伤了这些农户的元气。

        此外,杭州乃是大阜,人口太过重多,现在城中专门出资雇佣了些无业游民,专司防火、防疫事务,每年尤其是夏季,务必清除城中污垢垃圾,以免产生流病……”。

        他看了眼正德脸色,见正德笑吟吟地十分高兴。便继续道:“说到工农业,杭州自然是以瓷器、茶叶、丝织、造纸、印刷、水稻、养殖等为主。

        水稻现在栽种的是皇上亲自恩准引进试种成功的正德稻,此稻种抗旱、抗虫,高产。臣正在号召地方采用移栽法种植。原来的直播法虽然省去了育秧和移栽两个环节,但是如平田整地,苗期防寒保温与保苗,杂草防除,防止倒伏等方面对产量影响较大。

        现如今采用育秧移栽不但克服了这些问题,而且节省种子、节约肥水,提高产量。最重要的是,不必等上一季稻子成熟,新苗就培育出来,江南稻田可以一年两熟,产量翻番。要是到了闽南,使用此法一年可以三季成熟,百姓获益厚重,皆是皇上之恩呐”。

        正德一听眉飞色舞,想不到当初一句话,竟然可以产生这样意想不到的效果。看来身在上位者还真的时时在意、处处小心,尤其治国柄政,那是万万马虎大意不得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