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零七 希望之光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千三百零七 希望之光 (2 / 3)
        萧如薰对此持不干预不支持不反对的态度。

        对某些老学究听说这个事情以后上表指责赵士祯乱搞的奏表留中不发,就当没这回事儿,自己私下里也会传授给振邦**数字的四则运算方法,亲自对他进行数学启蒙教育。

        赵士祯不管怎么学习**数字和欧洲数学理论,他在军工部的工作做得非常好,让很多人都找不到黑点来黑他,只好用这样子八杆子打不着的事情来黑他。

        徐光启被抽调出去负责治蝗大业之后,赵士祯就被萧如薰提拔为了军工部的二把手,也就是军工部左侍郎,名义上是左侍郎,实际上在徐光启外出工作间,他就是一把手。

        这个一把手做得怎么样,萧如薰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做的的确很好。

        他继承了徐光启留下来的成果,将之进一步推广发扬光大。

        他带领军工部的技术人员们实现了大量的技巧总结和经验总结,总结出了不少类似于公式的规章制度,萧如薰感觉他好像已经开始向近代科学迈进了。

        这并不是玩笑话,赵士祯是个火器专家,原本的历史上他就能一个人仿制成功燧发铳,自己也总结了大量的火器知识流传后世,在那个多事之秋是一个极其难得的科技方面的人才。

        乱世出人才,徐光启赵士祯这种人都是上天送给明王朝的希望之光,可是明王朝没能抓住这最后的希望。

        它根本也抓不住,真的。

        乱世救国,必须要从最上层入手,要把这个已然腐败的社会彻底收拾掉,重建它的上层,然后逐步由上而下进行改革,萧如薰借着一点先知先觉的优势,成功让大秦大跨步的向未来跃进了。

        但是他不是科学家,他不懂技术,不懂科学发展史,没有系统,攀不了科技树,不能亲自带着大秦向宇宙时代迈进,不能让大秦的征途变成星辰大海。

        他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带着这个传统而又保守的内陆帝国向希望迈进。

        将希望托付给一代又一代的人杰们,给他们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给他自己所能给出的引导和方向与目标,把希望托付给他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