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百九十 万历二十二年年末 (2 / 4)
至于玉米,那是锦上添花之物了,对于那个时代的大明来说,土豆才是唯一破局的希望所在,能够延续大明国运的关键所在,土豆可以在渐渐不适合生长小麦等作物的北方土地上生长出来,以较高的产量和较高的能量维持农业帝国在北方的军事力量,只要有土豆,只要能生长,维持一定的产量,就能让军队继续驻防,就能留住农民,留住国土,汉人的势力就不会南迁。
当然,对于眼下的萧如薰来说,玉米才是最重要的,和水稻一样
网网推荐:
,玉米是喜欢湿热环境的,越湿越热,生长的越好,这恰好契合了缅甸的湿热气候,全年温度极少降到二十度以下,最北端的山区也不需要穿厚实的衣服,云贵高原延绵的山地将从大明北方南下的严寒气流阻挡住,留给缅甸的依然是一片温热。
上天赋予的热土,只需勤劳肯干,就绝对不会饿死的所在。
在来自关中的逃难老农们的解释之下,萧如薰知道他们的心中是如何的嫉恨这片土地不是他们的家乡,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就不用背井离乡来到这里了,然而,事实已经如此,就不要再做过多的强求,能够在这里定居繁衍,未尝不是一件让人欢喜的事情,除了闷热的气候让他们不太适应之外,一切都还好。
慢慢的,他们也会适应这里的气候,子孙后代也会习惯这里的生活,他们将在这里扎根,生活,繁衍,永远的居住在这里,一如之前的数百年,他们居住在关中那片土地上一样。
土豆暂且不说,目前在缅甸能种植土豆的地方也只有北部山区,而且要到缅甸的冬季,温度稍微低一些的时候,一个冬天大概能生长出来一批,至于其他的时候,水稻和玉米真的足够了,十几万人根本吃不掉这些高产作物,到时候还有富余,萧如薰甚至还能暗地里安排商户去售卖多余的粮食。
一边种着一边开垦荒地,一边修筑城池和房屋,整个万历二十二年的下半年,缅甸镇就在这样的热火朝天的氛围下飞速发展,汉人用自己固有的勤劳和肯干,将这片蛮荒之地渐渐的打造成自己梦中理想的家园。
袁黄成为了萧如薰依赖的政务大管家,因为除了萧如薰自己,他手下的人里面只有袁黄有处理政务的经验和能力,萧如薰还要监管军队,到处外出,管理日常事务,没有太多的时间统筹安排,因此这些事情只能落在袁了凡先生的身上,六十岁的老人家每天从早上一睁眼就开始做事,一直到子时才入睡。
萧如薰屡次劝解袁黄稍微让自己轻松一点,他可以协助处理更多的事情,但是袁黄总是说——你去外面看着他们,和他们同甘共苦,树立威信,不要几年,这里的人和土地就都是你的了,那些大老爷不要,你不能不要,这是你的立身之本,将来,还要靠着这里去实现吾辈的理想!
萧如薰被袁黄赶出了政务所,但又十分担心袁黄的身体,便从军中还有逃难的民众里面选了十个识字会写字的人,让他们专门负责给袁黄打下手,袁黄劳累的时候,就口述,让他们记录,多少减轻一点负担。
袁黄写了二十多封信寄回了老家,希望可以请到老家的那些自己熟识的朋友伙伴南下缅甸相助他,相助萧如薰,可一个月过去了,除了一名学生陈龙正寄信过来说不日即将抵达缅甸相助袁黄之外,只有袁黄的妻子和儿子袁俨回复信件说会来,除此之外,再无一人回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