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一五.袖手旁观 (1 / 3)
“持此印者,远游天庭地府、号令三万六千神明…
先是凸显’天庭地府‘的蕴意,斧凿虚空,于方寸间开壶中日月;再是将‘远游’意义,单独强化到极限,延展空间,消化敌方攻击的威力;最后将‘号令三万六千神明’摘出,特化为请仙驱神,强制镇服借来的繁杂神力,转化为自己需要的那种吗?
有意思…看来这家伙,倒也不光是个食古不化的老顽固。”
身在半空中,因为还没办成入境手续,而只能干瞪眼围观下面打得热闹的“人群”里,原本只一味盯着玉简,不断比比划划、写写算算,处理着日常事务的侯冈语,突然抬起了头。
——作为普天下公认的符箓界第一人,当代文字学家中当之无愧的“仓颉”,当然是一眼就看穿了张一氓这身大篆符法的底细。
但即使是她,也不得不承认,这混合了多种古老修法,旧瓶装新酒的阳平治都功印,确实有着相当强悍的普适性与实战能力,
而另一边,仍旧沉迷于各种各样实验数据之海中的张平子教授,就显得兴致缺缺,遣词用句,也苛刻多了:
“终归也不过是拾人牙慧的微创新罢了。类似的案例,早就有存在。
要是放在普通人那边,他这玩法,可是要被版权方卡脖子、甚至起诉的。
早几个月时候,他以‘在关键时刻出手相助一次’为代价,交换了‘红尘人烟’事件卷宗的权利,我还以为是想干什么…原来也不过看中了人家的秘法,想玩玩拿来主义。
琢磨来、琢磨去,最后弄出来的,还是这种东拼西凑的四不像玩意儿。”
相较于本职工作以整理语言、文字结构,探索其历史演变和社会运用功能为主,更注重普适性和应用
性的语言学家;“科学家”这个整体,要更看重创新意识。尤其在业界大能张教授眼中,只要你不是另辟蹊径、自成一家,而踩上了前人的脚印,就都算是有迹可循,“没什么大不了的”。
更远些距离处,眼底闪烁着淬厉寒光的司徒千钟,显然又有不一样的想法。
作为一名纯粹的武夫,他的思想境界,较这两位大家就颇有不如——什么普适性、应用性、创新性、推广性,在身为普罗大众的“粗人”眼里,都是不存在的。
他所关心者,唯有和自己息息相关之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