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一章 镇定 (2 / 3)
莱州城的详细情况,朝廷不知道,因为那里已经被叛军死死的包围,不过吴帆徽是知道的,这个时候有一个更大的不幸消息,皇上和朝廷都不知道,那就是山东巡抚徐从治,应该是阵亡了,莱州的军民在登莱巡抚谢琏,以及莱州知府朱万年的指挥之下,依旧在拼死抵抗,不过更大的悲剧将出现,因为皇上不知道情况,内心依旧是想着招降孔有德的,接下来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之下,登莱巡抚谢琏,以及莱州知府朱万年,都将命丧孔有德之手。
也是五月底,礼部尚徐光启敕封东阁大学士,入阁参政,被孔有德放归、被朝廷投入大牢的原登莱巡抚孙元化,以及同样被投进大牢的原右副都御使、山东巡抚余大成,如何处置的事宜,内阁开始商议。
内阁的争论异常的激烈,内阁首辅周延儒、内阁大臣徐光启两人的建议是赦免,内阁次辅温体仁的意见是斩立决。
皇上的意见偏向于温体仁。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皇上对周延儒已经不是特别信任了。
当然皇上还是倚重周延儒的,认为周延儒很有才华,能够很好的署理政务。
这让起草票拟的吴帆徽,无法动笔,不知道该怎么写这份票拟。
在吴帆徽看来,孙元化是不可饶恕的,轻信自身的能力,认为孔有德会归顺朝廷,结果惹来了这么大的麻烦。
若是孙元化刚开始就当机立断,凭着孔有德麾下的三千人,无钱无粮,得不到任何的补给,在吴桥一带就被彻底剿灭,根本没有机会回到登州,更不可能拿下登州城池,进而攻陷了登莱各地的州县城池。
现如今的孔有德,麾下的军士,已经超过两万人,其力量不同于一般了。
不过是不是要斩杀孙元化,倒是值得商榷的事宜,毕竟孙元化不可预知孔有德的野心,或者没有那么长远的认识。
在是不是处斩孙元化的事情上面,掺杂了周延儒与温体仁两人的斗争,这是诸多内阁大臣都能够看出来的,而刚刚入阁的徐光启保全孙元化,完全是处于师生的情谊,倒是没有搀和到这场政治斗争之中去。
最终这份票拟,吴帆徽没有起草,而是周延儒和温体仁各自写了票拟,呈奏给皇上。
六月十五,内阁首辅周延儒,专门找到了吴帆徽,询问在文渊阁当值的感受,此时吴帆徽文渊阁当值已经有足足六个月的时间,也就是半年了,这是周延儒第一次找到吴帆徽交谈。
交谈的过程之中,吴帆徽很是镇定,他了自身在文渊阁当值的感受,也就是接受了锻炼等等的话语,至于牵涉到政务方面的事宜,他是绝口不谈的。
有句话的好,某些人给点阳光就灿烂,那是不知道高地厚,周延儒与温体仁之间的矛盾已经出现激化的迹象,此时此刻,周延儒找到他这个文渊阁当值谈话,谁知道是什么用心,再吴帆徽在文渊阁当值五个月的时间,感觉到周延儒和温体仁的能力都不是热别的突出,而且他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不一定完全想着皇上和朝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