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早朝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五章 早朝 (2 / 5)
        早朝非常的辛苦。

        文武百官卯时就要到承门签到,经过端门、午门,在午门内的金水桥两边站好,面对皇极门,等待鸣鞭之后,走过金水桥,面对在皇极门二楼的皇上行二拜六叩首的大礼。

        接着就是文武大臣奏报相关事宜,皇上当即做出决定,尔后由司礼监拟旨。

        皇上对某个大臣的关照,就是准许其可以不定期参加早朝,除非是有重大的事宜,才会专门派遣太监通知,参加某一的早朝。

        不过正德年间以后,早朝的形式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常朝一般都是文武大臣启奏事宜,或者干脆交上奏折,等到散朝之后,内阁大臣在文渊阁商议,有了决定之后,进入乾清宫向皇上禀报。

        这样可以节省早朝的时间,特别是冬的时候,冷飕飕的,要在露之下站立近两个时辰的时间,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刮风下雨则更惨。

        吴帆徽手中的牙牌领头的一个字是宫,这意味着他可以进入内廷,参加议事。

        当然这不是吴帆徽随时可以进入内廷,他还没有那样的资格,只是在皇上或者内阁认为有必要的时候,才会有鸿胪寺的官员引着他进入内廷,参加议事。

        寅时三刻,吴帆徽就来到了承门。

        他穿的很厚,一路上都在内心骂人,这样的早朝,不是折腾人吗,冰雪地的,还要到皇极门参加早朝,至少要在皇极门外面站立一个时辰以上的时间,冻得跟猪狗一样,要是身体不好的大臣,不定会冻僵。

        进入午门的时候,早有鸿胪寺的官员等候,他们领着诸多的官员,到各自规定的区域站好,等候皇上的到来。

        呼呼的北方,就将吴帆徽的脸吹的冰凉,他禁不住缩着脖子,搓动双手捂脸,不断跺脚。

        其实绝大部分的官员,做的都是这个动作,皇上还有一会才到,站在原地等候,怕是真的会冻僵的。

        参加早朝的官员很多,吴帆徽注意不到其他人,不过他还是看到了翰林编修陈于泰和吴伟业两人,还有翰林庶吉士张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