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殿试(3)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七章 殿试(3) (1 / 3)
        作为穿越者的吴帆徽,本来是能够很好的写出一篇流芳百世的文章,对历史熟悉的他,能够分析其中的原因,找出其中真正的问题,可惜这篇文章不能够写,不管从哪方面来分析,吴帆徽都无法承担其可能造成的后果。

        县试、府试、院试、乡试和会试一路顺利,把握考官人心的吴帆徽,居然在这个时候被难住了,不知道该如何动笔,不要看这篇文章,吴帆徽面临的是重大的选择。

        准备步入朝廷的吴帆徽,必须要做出选择,他几乎没有什么实力,必须通过一步一步的努力来集聚实力,壮大自身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之中,要么就是依靠皇上,要么就是依靠朝中某一位大人,或者朝中某种势力,而在依靠的过程之中,施展出来高超的手段,不让对方所左右,甚至将对方玩弄于股掌之间。

        采取两边都不得罪的办法是不行的,最终是将两边都得罪了,再******是没有任何未来可言的,不依靠任何一方也是不行的,因为自身的实力还不够。

        这是一个大动作,是必须要耗费心力来实施的动作。

        这个动作现在就开始了,从踏入到建极殿参加殿试的时候就开始了。

        吴帆徽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皇上亲自出的试题,他几乎都能够背下来了,究竟从什么地方着手写这篇文章,他必须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做出决定。

        殿试的策论文章,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其一是从五经之中着手,写出来一番的大道理,反正与实际情况毫不沾边,这样写是最安全的,也是最合适的,毕竟还是科举考试,不是早朝,不是皇上问政。

        其二就是真正提出来一些建议,如同朝中某些大人一样,根据自身的理解提出来实际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过皇上似乎是过于的心急,将大明江山目前存在的所有问题,全部都托出来,这个问题满朝的大人都没有能够提出来好的建议,就不要参加殿试的贡士了。

        吴帆徽可以采取第一种办法来写这篇文章,可他内心过不去,这就好比看见一个即将溺亡的孩子,不伸出援手会愧疚一辈子。

        吴帆徽终于下定了决心,他要提出来一些有用的建议,尽自身的部分能力,救救这个即将溺水的孩子,至于孩子过了眼前的难关,今后是不是会重蹈覆辙,那就不是他能够左右的,何况这个溺水的孩子,是不是能够救起来,都是不定的事情。

        但求内心平安,他日也好做事情。

        吴帆徽开始动笔了,面对如此多的问题,他没有去具体的分析,那样做是愚蠢之举,他从两个方面来回答皇上提出来的问题,第一个方面是用人,第二个方面是赋税。

        用人方面,吴帆徽提出了三个见解,其一是瑕不掩瑜,对人才不能够求全责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只要用好一个人的长处就可以了,其二是广泛吸纳人才,人尽其才,唯才是举,在这一部分之中,吴帆徽引用了一句诗词:我劝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其三是加强对各级官吏的管理,坚决惩治贪腐行为。

        写到这里的时候,吴帆徽本来还想着建议提高官吏的俸禄事宜,大明官吏的俸禄太低,存理遏人性的理论是行不通的,试想一个朝廷官员连自己的家人都养不活了,怎么可能兢兢业业的为朝廷做事情,为老百姓做事情。

        不过这一点吴帆徽最终放弃了,没有写出来,要知道大明官吏俸禄低的问题,是开国皇帝朱元璋定下的规矩,谁要是在这方面提出来异议,立刻就会遭遇到铺盖地的攻击,不仅仅是皇上不满意,就连朝中大人都会端出来架子予以呵斥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