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殿试(1)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五章 殿试(1) (2 / 3)
        对大明帝国最终衰落的研究,牵涉到了太多的问题,治国之理论,后来人的很是轻松,嘴巴一张一合话语就出口了,可惜治国绝不是嘴上就可以的,所谓在其位谋其政,没有亲身体验的人,出来的话语永远都是水中月镜中花。

        穿越四个年头的吴帆徽,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了,他是绝不会随意开口指点江山的,这种张溥等人或者复社成员做的事情,他绝不会做,这类沽名钓誉的作态,对于现如今的大明王朝以及大明百姓来,有百害而无一利。

        求功要求百岁功,求利要求千秋利,求名要求万代名。

        这是吴帆徽的座右铭,而真正要达到这个目标,仅仅靠着嘴皮子是不行的,必须要脚踏实地,靠着血汗的付出,才能够真正的朝着目标前进。

        作为会试会元的吴帆徽,站在队伍的最前面。

        此刻是崇祯四年四月二十一日卯时。

        大明辛未年殿试马上就要开始了。

        吴帆徽又是几乎一夜未眠,好在他已经有些适应了,毕竟年轻,偶尔一个晚上歇息不好,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再殿试的情况不一样,也就是一的时间,皇上给诸多的贡士出题目了,从辰时开始,一直到酉时,六个时辰的时间,就要交卷的,你必须回到皇上提出来的诸多问题,再殿试皇上亲自参加的,若是哪个考生在建极殿里面打瞌睡了,那估计是神经病。

        吴帆徽等人站立的地方,是承门外面。

        承门,也就是几百年之后的**。

        迎面的金水桥,一共有五座,中间的桥最宽,称之为御路桥,只供皇上行走,其余人若是乱走,那是要杀头的,御路桥左边第一道桥,叫做品级桥,供三品以上官员行走,品级桥的旁边,称之为公生桥,四品以下的官吏,全部走这座桥,御路桥右边的两座桥,则是供武臣行走的,依旧是三品以上武臣一座桥,四品以下武臣一座桥。

        吴帆徽等贡士,进入承门,必须走左边的公生桥。

        但有一点不同,那就是殿试之后,金榜题名的所有的贡士,走出紫禁城的时候,可以走中间的御路桥,这是皇上的恩赐,所有参加殿试的进士,一辈子都有一次机会从御路桥离开紫禁城。

        这是两榜进士一辈子的荣耀,当然也体现了皇上笼络人才的心思。

        此刻礼部的官员已经开始点名了,不到一刻钟的时间,点名完毕。

        站在最前面的吴帆徽,没有回头,他的身后就是会试第二名吴伟业,紧跟在后面的有陈于泰、杨廷枢和张溥等人,他们之间几乎没有什么联络,就连在鸿胪寺培训的时候,相互之间见面,最多就是抱拳问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