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5章石头木头人头 (4 / 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25章石头木头人头 (4 / 8)
        而在关中三辅的大量人口密集区域,耕田是相对有限的,并不能容纳那么多的劳动力,因此拔高工业的发展,使得工业作坊可以容纳更多的产业工人,就是斐潜在稳固了农业之后,必须前瞻性的迈出新的一步。

        总不能屎到临头了才去修建茅坑罢?

        环境的稳定,以及基础的温饱之后,必然会有大批的人口新生,再加上大量的贫民流民难民从其他地方涌入关中,必然会带来社会上的一系列问题。

        而这个问题,包括庞统和荀攸,甚至其他一流的谋士都难以估量和预判,也只有斐潜这样的有着大量后世经验的人,才能推衍出未来的变化,并且针对性的做出相应的举措。

        因为无一技傍身,只能从事最初级的体力劳动,这样的收入,之前在关中三辅或许能够活下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存粹靠体力的劳动,会越发的难于养家湖口。

        同样是在织布工场中,只从事搬运,挑水,踏车的小工,和熟练的织工或者缎工的报酬是不一样的。

        即便是在最需要苦力的砖厂或是冶炼厂,负责搬运,扇风,盯着火的这些人的收入,也远远落后于上料,灌注,炼铸等工序的工人。

        这种差距,有时候甚至是十倍以上。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方面是斐潜需要扩大生产,一方面是大部分的工匠心中都有教会了徒弟饿死师父的顾虑,以至于藏一手,短一块的师徒传授模式,难以跟上工业发展的需求。

        在相对市场狭小的行业里,教会了徒弟确实会饿死师傅。而现在斐潜是想要将工业从关中扩散出去,形成一个中心,川蜀河东陇西三个支撑点的局面,继续沿用旧有的模式,就自然很麻烦了。

        与其去攻克这些工匠心中那些陈旧的观念,打消他们所谓饿死师父的顾虑,就像是在当下要在儒生当中重新推崇墨子和荀子一样的不现实。

        就像是阳奉阴违的是一小撮官吏的时候,自然是这一小撮的官吏的问题,但是如果是全天下的学者或是工匠,或是更广泛一些的普通百姓,都在阳奉阴违,表面上都讲道德实际上都为了钱财不择手段,表面上说自己很幸福心中却是麻麻皮,那就不是一般的问题了。

        斐潜需要和所有儒家学子站到对立面么?

        不需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