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92章 辽王的反应 (2 / 3)
朱植想了想,觉得杨的话是对的,于是他说道:“那你认为怎么办才能最快打消朝廷的疑虑?”
杨仔细想了想,过了好一会儿之后才说道:“殿下,现在最好的办法,是殿下离开辽西,坐船前往登州或者莱州,让登州、莱州的官员奏折表示殿下在登州不在辽西,这样朝廷绝对不会认为殿下想要造反了。”
朱植眼前一亮。确实杨的办法是最好的,不带着军队离开自己的老巢,任谁都不会认为自己是要造反了。
朱植于是说道:“那好,这么办,本王收拾一下,明日离开广宁,前往山東半岛。”
解决了一个问题的朱植显得轻松了一些,他又重新坐了下来,并且拍了拍自己身边的椅子说道:“杨,你也过来坐下,本王要和你谈论一下如何进兵的事情。”
杨倒是没有怀疑朱植是要诳他过去干掉他,刚才所说的一切话都是在放松他的警惕。这里是辽王府,大多数侍卫朱植都可以绝对掌控,朱植要是想要除掉他,根本不需要这么多的花哨,在他进府之后马可以擒下他或者杀了他。所以杨走到朱植身边,行礼之后坐了下来。
朱植指着桌子铺着的地图说道:“山海关扼守从关东入关的咽喉通道,地势险要,并且这个时候燕王派过来接管山海关的部队一定是他最信任、也是战力最强的之一,若是遵循一般的办法,恐怕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和不短的时间才能够打下山海关,而那时恐怕已经晚了。”
杨听了朱植的话,也意识到山海关被占领之后他们想入关有多么困难了。当然,从关外入关也不是只有山海关这么一条道,永平府北边的喜峰口与遵化北边的马兰峪都是可以入关的通道,但是那是绕了远路,对方拖延时间的目的还是可以达到。
杨看着地图也在想办法,但是他想了好半天,都没有想出什么好的办法入关。
这时朱植接着说道:“但是,咱们未必一定要从陆地通过山海关。”
“各地的藩王平时是不管理民政的,并且永平府的几个卫所也不属于燕王在战时可以节制的那几个卫所之。”
“山海关的兵不过是因为没有料到燕王的动作才会被轻易拿下山海关,但是因为现在燕王的目标一定是南下与成逆会合,而不是平定北平府附近的地方,所以永平府的大多数地方应该还没有被燕王控制。这给了我们机会。”
“咱们辽西因为靠海,所以手有不少船,可以使用这些船只运送大军走水路从永平府的沿海地区登陆,从背后包围山海关。”
杨此时和刚刚听到允熥下令运送军队从莱州登陆的武将们的表现一样,一下子愣住了。他们从来没有想过从海路运送军队。
不过杨也像他们一样马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并且渤海不东海,渤海因为是内海,风浪很小,基本完全不存在风险。不要说他们航行的航线不会离陆地太远,是从辽东直航山東都基本不会出事。
所以杨马说道:“殿下真是思妙想。从山海关的背后登陆,到时候与布置在山海关北面的卫所夹击,一定可以迅速打下山海关。”
朱植有些恨铁不成钢的看着杨。在他看来,杨用兵打仗的本事不怎样,之前也从未单独领兵打过万人以规模的大战,其实不是统领辽王三卫兵马的理想人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