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12章 举贤令与开始 (1 / 4)
接见完了杨载,允熥让钦天监选定了黄道吉日,送杨载带着出使的团队出使满者伯夷国去了,路找了一个千户的水师护送。書網
送一个小小的使臣出行允熥不会出面了,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个使臣干的事情还较重要,但是也不值得允熥亲自出面送行。
允熥在杨载走了几日之后不久,发布了《举贤令》,送到了全国每一个县城。
《举贤令》的内容是:朕初登大宝,不胜惶恐,然知人才为治国第一要务,昔伊挚、傅说出于贱人;管仲,桓公贼也,皆用之以兴。遂下此举贤令昭告天下武百官,知民间有能治国用兵之人,举之朝廷,勿有所遗。
允熥下得这个举贤令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其引用的一句话让在京的官十分不安,是‘昔伊挚、傅说出于贱人;管仲,桓公贼也,皆用之以兴’这句话。
倒不是这句话多不好,其实这句话很好,只是这句话出自曹操的《唯才是举令》。
曹操之所以一直不太得人们的喜欢,除了他的儿子曹丕篡汉,还有某些朝代的贬抑以外,还有是曹操的思想与人不同,尤其是儒家不同。
儒家是主张德在才之的,认为无德有才之人造成的危害无德无才的人还要大,也反对无德之人为官。而曹操则是唯才是举,自然不得人们的喜欢。
从某种意义讲,儒家的道理没有错,如一个软骨头的人当了边关的镇守将军,敌军打过来马投降了,然后国家完蛋了。
但是问题是分辨一个人是不是有德是很难的,不遇到类似的事情是很难判断一个人到底会怎样的。不要说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人了,是平时很有清名,对父母孝顺的人也未必不会在某些特定的时候突然变得无德,或者说暴露本性。
所以儒家的话有道理,但是不具备可执行性。
不管如何,允熥的《举贤令》是下发了,而曹操《唯才是举令》儒家认为不合适的话允熥也没有引用,官只能接受了。
允熥很期待《举贤令》会引来什么样的人才,特别是他指明了不管是是武都成,所以期待那些武艺高强的人或者自认为能带兵打仗的人,还有是某些‘特异’人士。但是这个《举贤令》差不多得两个月以后大部分地区才会有反响,允熥也急不得。
倒是有件事情很着急。允熥为此又将张晓东叫进了京城。幸亏金山卫的驻地与京城很近,不然还麻烦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