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1章 祖制 (2 / 4)
正月十六,在和允熥商议之后,老朱御奉天门,对武百官说道:“朕起兵至今四十余年,灼见情伪,惩创奸顽或法外用刑,本非常典。后嗣止颁《律》与《大诰》,不许用黥剌、剕、劓、阉割之刑。臣下敢以请者,置重典。”。
还说道:“朕罢丞相,设府、部、都察院分理庶政,事权归于朝廷。嗣君不许复立丞相。臣下敢以请者置重典。皇亲惟谋逆不赦。余罪,宗亲会议取裁。法司只许举奏,毋得擅逮。勒诸典章,永为遵守。”
正月二十六,在和允熥商议之后,老朱颁布《皇明祖训条章》,宣布:“后世有言更祖制者,以奸臣论”。
历史老朱是在洪武二**先后确定了这两个制度的。这个时空可能因为允熥出巡所以推迟到了现在。
老朱在颁布之前对允熥说道:“《大诰》和《大明律》此后是大明办案之基,你不爷爷,此后一定要遵循《大诰》和《大明律》,方可保大明律法清明,江山永固。”
老朱说这个话的时候,允熥在翻看《大诰》和《大明律》。不得不说,老朱还是很有现代思想的,采用的是判例法,并且不厌其烦的把大大小小有代表性的案子都列在了边,要是能严格执行,算是想做手脚都不太可能,这时候又没有陪审团这玩意。
但是允熥还是找到了漏洞。他对老朱说道“爷爷,这里边,对于商人的违法之事并无太过详细的条和案例啊?”
老朱说道:“商人是国之蛀虫,难道还像士农工一般保护他们不受官吏盘剥不成?大明的各府州县平日里有个修桥补路、救济百姓的事情全凭京城的拨钱可不够,还不是靠着这些商人。”
老朱的想法是把商人当成了肥猪,朝廷需要的时候宰杀几头。但是老朱的想法太想当然了,不说明代,算是对商人盘剥最狠的满清也只是狠狠地宰杀那些没有亲人在朝为官的“肥猪”,对于有人在朝为官的也没办法,只能收一些商税,也不多;更不用提后期连正经的三十税一的商税都收不来的明代了。
最终的结果是这些‘捐纳’都到了小地主头,在明末造成北方的小地主全面破产,连农民起义军都有不少的几年以前还是地主的人。
但是允熥不能这样说。允熥说道:“爷爷,商人虽然是逐利之辈,但是也是我大明子民,国家不能把他们打入另册啊。并且要不是这些逐利之辈,大明的边关的粮食怎会这样充足?要是全部都是官府来运,恐怕损耗会很多。”
然后允熥知道做下属的光提出问题是不行的,还得解决问题。于是接着说道:“但是这些商人之辈也需限制。不如提高对他们的商税。在城,对于坐地商户不论大小,只按照出售的东西类别收取固定的税。”
“对于流动的摊贩,则让他们都集在集市,如果有敢在集市外边买东西的一律重罚,然后同样每户收取固定的税。”
“对于带着货物进城的商人,除非运送的是粮食和菜蔬、布匹等东西,多收入城费。但是为了方便,按照重量或者车辆多少来收税。”
允熥以话的意思是别考虑什么多少税一的事情了,那根本不靠谱,商人的收入很难确定,是后世不也是总有偷税漏税的?并且同时代的外国也不行,十七世纪的法国为了从商人手收一点儿商税也是税务部门和商人反复斗智斗勇。法国为了收点儿税曾经规定按照窗户的数目来收税,结果导致大多数房子都没有窗户。所以干脆全部改为固定的税得了,那国家的税收还稳定一点。
老朱对于这种事情是不是很在乎的。想了想,觉得允熥的想法可以接受,说道:“可,那加这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